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第8章 罚杨仪洞(2)

顶点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8章罚杨仪洞(2) “杨仪洞,你作为侍卫步军公事,手下副职意图害朕你却浑然不知,可知罪?” 杨仪洞低下头去,闷声道:“臣知罪。” “知罪就好。” 赵洞庭轻轻点头,“既然知罪,那朕便也不为难你。你去殿前司寻个职位吧!” 殿前司的禁军不负责贴身保护皇帝,调杨仪洞去那,他就算真想害赵洞庭,也不容易。 说着,赵洞庭看向苏刘义,“苏大人,杨大人的职位便由你安排了。” 他以为,自己接掌侍卫亲军都没人反对了,收拾个区区杨仪洞,应该更不会有人反对。 但没想,杨淑妃竟然是突兀的出声制止,“昰儿不可!” 赵洞庭疑惑,“母后,怎么了?莫非觉得皇儿的处置不妥当?” 杨淑妃微凝着眉毛,没有说话。显然,她刚刚出声制止赵洞庭有些急促。 过去几秒,她才缓缓对赵洞庭道:“昰儿,从我们逃离临安城之时起,杨大人便掌管侍卫步军,为我们母子鞍前马后,劳苦功高。他熟谙侍卫步军之事,又才干突出,虽然杨万里之事他有责任,但你若这般直接将他调去殿前司,未免有些冒然了,也容易让人寒心。依母后看,不如先保留他侍卫步军公事之职,以观后效,如何?” 杨仪洞忙开口,“谢太后,臣定鞠躬尽瘁,以报圣恩。” “不妥!” 赵洞庭果断开口。 要真按着杨淑妃这么来,那不等于是没有处罚杨仪洞? 而且,杨仪洞要是继续任侍卫步军公事,那自己还怎么接管侍卫亲军? 他要是真想害自己,不还是轻而易举? 赵洞庭绝不愿意让杨仪洞这个可能是毒瘤的人物继续留在自己身边。 杨淑妃见赵洞庭否决自己的话,脸色露出些些不高兴,话语微重道:“昰儿莫要任性。” 大臣们则是没人敢开口,只是许多人心里惊讶。小皇帝真是长大了,竟然敢否定太后的话了。 当然,他们心里会因此泛出什么小九九,那就无从得知了。 赵洞庭知晓自己现在还拗不过杨淑妃,想要将杨仪洞调去殿前司显然是不可太可能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道:“依母后之言,保留杨仪洞步军公事之职也不是不可。只是,朕的旁侧必须由朕所亲自统率的亲军守护。” 他也看出来杨淑妃现在很是怀疑自己,更为迫切的想要组建自己的力量。 不过他这话落到众人耳朵里,倒也没什么。小皇帝兴许是被这场行刺吓坏了,再也信不过杨仪洞,只想着自己掌兵保护自己,也是人之常情。 杨淑妃也不在乎侍卫步军那点人,便道:“那杨大人便专职守护本宫的行宫吧!” 毕竟她心里也只是怀疑而已。 “太后!” 杨仪洞急了。 但杨淑妃只是轻轻瞥了他一眼,便让他收了声。 赵洞庭也知道这差不多是杨淑妃的底线了,也就作罢,“全凭母后意思。” 杨仪洞瞬间像是斗败了的公鸡。 自然,众大臣中暗暗幸灾乐祸的不在少数。 苏刘义被剥夺侍卫亲军的兵权,脸色也是不太好看。这样,他在朝中的话语权就大大降低了,此消彼涨之下,日后难免不被张世杰等人压一头。 他实在是满肚子窝囊气,当下冲着门外的侍卫喊道:“还不滚来将皇上的寝宫打扫干净。” 门外涌进来十余个披甲侍卫,忙不迭将屋内的尸首抬了出去。 有个大臣则是看向赵洞庭,出声问道:“皇上,那安太医和这太监如何处置?” 赵洞庭道:“这位大人是?” 这个大臣年约五旬,两鬓已是斑白,站位就在张世杰旁侧,地位肯定不低。 他微微躬身,答道:“臣签书枢密院院事陆秀夫。” 陆秀夫在南宋末年是个名臣,极为忠心,到最后南宋灭亡的时候,他宁死也不愿皇帝再受辱,背负着末帝赵昺跳海自杀,和南宋共存亡。赵洞庭见是他,脸色柔和几分,道:“安太医孙儿被杨万里挟持,害朕实属无奈,便先以待罪之身仍旧在太医院任职。这小太监……目无君主,心无忠义,拉出去斩吧!” “皇上……” 小太监尖叫一声,吓晕过去。 有两个侍卫走过来,将他连人带椅子给抬了出去。 安太医跪在地上,只是不停地说:“感谢圣恩、感谢圣恩……” 屋内终于消停些。 赵洞庭又让苏刘义安排人去抄杨万里的家,救安太医孙儿,然后便不再说话。 杨淑妃瞧瞧赵洞庭,又瞧瞧杨仪洞,道:“天色已晚,昰儿早些休息。” 赵洞庭点点头,“恭送母后。” 杨淑妃便带着众大臣往屋外走去。 安太医叩头叩得额头见血,才起身,缓缓向外退去。 他现在看向赵洞庭的眼神中满是感激。 待众人到得门口,赵洞庭忽然喊道:“苏大人,明日清晨让侍卫亲军全员在校场集合。” 苏刘义的身形猛然怔住,估计实在是控制不住肚子里的火气了,头也没回,只是轻声应了声是。 赵洞庭也懒得计较,能得到侍卫亲军兵权已是心满意足,没必要再计较这些小事。 众人陆续离去。 很快有小太监进来打扫卫生。 地上满地的鲜血,看着实在是渗人的很。 颖儿见赵洞庭坐在床榻上发呆,也欲告退离去,“皇上,奴婢告退……” “别!” 赵洞庭偏头道:“朕心里还害怕得紧,你便在这陪着朕吧!” 刚刚从鬼门关转回来,饶是赵洞庭上一世经历颇多,此时也真是心里有些发毛,说害怕,并不是假话。 颖儿却是误解赵洞庭的意思,联想赵洞庭白天的举动,还以为这小皇帝又有什么小心思,俏脸倏的红了。 但瞧赵洞庭这可怜兮兮的模样,她心里又不禁是一软,竟是点头答应下来。 其实她这真是小看赵洞庭了。 经过刚刚这些事,赵洞庭现在根本没有心思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纵然是有,以他现在年纪,怕是也没那个能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