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245章 伯乐善相马,而我善相人!

第245章伯乐善相马,而我善相人! 车架之上,韩信陷入了怀疑人生的状态。 他尝试着挣扎了一下绳索,发现越挣扎绳索就越紧,很显然这群士卒都已经是个中老手。 “那个……可以松一下么?”韩信试探性的对着为自己解围的金甲将军发问。 虽然赵泗的言行举止表现的足够和蔼可亲,但是实在不像是一个正经人。 至于嘛,自己不就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么。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他甚至不知道面前金甲将军的名号,就算是选择主公,最起码也得知道一些基本情况吧? 正常流程不应该是先做一下自我介绍,然后示之以诚么? 韩信也是个破落户,虽然很想出仕,可惜一直没有门路,关于贵族招揽门客的方式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口相传和臆想之中。 有那么一瞬间,韩信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认知出错了,譬如说现在就流行这么招揽门客。 “不好意思,士卒粗鲁,不懂礼节,绑习惯了!”赵泗闻声回头,只见韩信正别扭的躺在车架之上,活像是被抓回来的压寨夫人。 这队士卒跟着赵泗掳人很显然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就连捆绑的手艺都已经日益精进。 赵泗讪笑着来到车架之上为韩信松开绳索:“在下求才心切,还请君不要见怪。” 韩信从绳索之中解脱,揉了揉因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而略显僵硬的肩膀脸上带着苦笑:“周围上百士卒,人人着甲,我又走不脱……” 至于嘛,至于还特意给自己捆起来? “士卒们习惯了,还请不要怪罪。”赵泗笑了一下尔后接着开口。 “不过倘若不走这么一遭,总归是有些不合群的。” 目前赵泗手底下的四大天王全是捉来的。 倒不是赵泗不想用别的办法,实在是这种方法最简单实用。 而且客观来说,大家都是捉来的,那也就没甚么尴尬可言,倘若以后有哪个门客是正儿八经请来的,未免有些区别对待,说不定还会遭受排挤。 相同的遭遇就是共同话题,这更加有利于新人更快速的融入团体氛围当中。 赵泗觉得没甚么不妥。 但是落在韩信耳中信息量未免也太大了一点。 什么意思?面前的金甲将军难道招揽门客就全靠捉么? 什么恶霸行为? 虽然心里在疯狂吐槽,但是韩信还是保留了该有的恭敬,毕竟,这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主公。 抛开赵泗一言不合动手捉人的事实不谈,赵泗给韩信的第一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身披金甲,随行士卒上百,皆着全甲。 哪怕不知道金甲将军究竟姓甚名谁,是何官职爵位,但是身份也必然不会低。 整个淮阴县都够呛能拉出来这么一支精锐士卒。 韩信是知兵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上百士卒和郡兵役兵的差距。 个个人高马大,行进坐卧之间整齐有序,这上百士卒具备了强军精锐的一切要素。 其次,赵泗能够认可他的能力和才华。 这一点无需多说。 第三,赵泗虽有权势却不倨傲。 今日赵泗的登场虽然看起来很吓人,但是从始至终赵泗没有处死一人,哪怕是惩罚屠户也是有理有据。 最后,赵泗是韩信的恩人。 赵泗对韩信的解围对于赵泗而言或许不值一提随手施为,但是对于韩信而言,赵泗无疑是至暗时刻之中唯一的光。 尽管韩信一直都告诉自己,自己的才华不会被埋没,自己这匹千里马总会有人赏识。 可是潦草度过的前半生,四周只有嘲笑和质疑。 韩信无数次怀疑过自己,无数次坚定了下去,今天甚至一念之差,就要自暴自弃。 在这种时候,赵泗的出现,和对他的肯定,对于韩信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韩信脱口而出的询问,也只是想确定一下赵泗的身份,然后做出一定的判断。 这样子的人生大事,思索一二,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是赵泗压根不给他思索的机会。 “实不相瞒,将军今日救我,于情于理,我也应该报答将军,可是我甚至不知道将军的名号,将军总得给我一些时间来思索一二。”韩信沉吟片刻开口。 “我赵泗也,如今添为侍郎,随侍王前,至于思索,不用急,到了我那儿足下再慢慢想也不迟。”赵泗笑了一下。 “赵侍郎?”韩信闻言一愣。 韩信虽然才华不凡,但是交际圈毕竟在社会底层。 但是那可是赵泗啊! “红薯土豆玉米那三种仙粮?”韩信试探性发问。 “是我带回来的。”赵泗点了点头。 哪怕赵泗到现在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事情,甚至于在大秦朝堂之上还博得了君子之称。 但是落在地方,赵泗最鲜为人知的还是出海归来,带回来了三种亩产千斤的仙粮。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渠道接触到朝堂官员的。 所谓的声名赫赫,大多也只是达官贵人们之间的互捧罢了。 为官者,基本上出了自己任职的区域,认识他的人就会少得可怜。 贵族同样如此,离开了家族所在的本地,大部分百姓也不认识这个贵胄。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更容易关心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 赵泗带回来了三种仙粮,倡导官盐降价,推广石涅,以至于如今赵泗的名声虽然放在朝堂之上还是后起之秀。 但是倘若站在底层人的视角上来看,赵泗这个名字甚至已经和李斯不遑多让。 真正的社会底层甚至搞不明白侍郎和丞相之间的差距。 韩信就属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除了本地贵族以外,韩信能够叫的出来名字的贵胄和官员屈指可数。 赵泗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赵泗在朝堂之上随侍王前,却从不发表太多意见,而在乡野民间,赵泗也从未触及过贵族的利益。 就目前而言赵泗的人生履历来说,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政治正确。 相比较于李斯的毁誉参半,赵泗的名声出奇的好。 最起码就目前而言,赵泗的形象还是十分正面的。 哪怕是和秦国站在了对立面的人,面对赵泗也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更不用说,赵泗还随侍王前,各种光环加身,前途远大。 “臣韩信,见过主公!” 毫无意外,韩信迅速的接受了自己成为赵泗门客的事实,甚至不需要做任何心里建设。 赵泗本来就是在他最为窘迫的时候伸出援手,更不用提赵泗前途远大,同时还认可他的才华,人品名声都算是一股清流。 就目前而言,除了面前的赵泗,韩信已经找不到另一个比赵泗更好的主公了。 当然,认可赵泗为人的同时,韩信依旧很想吐槽赵泗别出心裁的招揽门客的方式。 韩信纳头便拜,赵泗也立刻回礼。 “我得足下,如虎添翼也!” 这可是韩信啊!兵仙韩信! 多多益善的韩信! 倘若是以前的赵泗,或许会觉得韩信只会人多打人少。 但是现在的赵泗,在接触了一定军事书籍,并且切身体会了精兵带队的繁琐以后,已经不再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小白了。 韩信,当得起兵仙之名! 也当得起独一档的存在! 倘若项羽是战场上的一道奇迹,那韩信就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但凡是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都已经是人中龙凤了,值得历史上大书特书了。 而韩信,是这群人中独一档的存在。 因为,哪怕是历史,也没有人知道韩信的上限究竟在哪里,他究竟能够指挥调度多少人,只留下了一句多多益善。 赵泗的重视让韩信感到十分舒适,昨日今日的生活好像自赵泗出现以后就被彻底的割裂开来,让韩信忍不住对未来升起了憧憬。 不过,韩信心中依旧有一个小小的疑惑。 “臣想问主公一个问题。”韩信笑了一下。 虽然这个主公未免有些不着调,但是胜在感情十分真挚。 “我不事生产,常常食不果腹,只能去人家里蹭吃蹭喝,甚至母亲去世,我都没有钱财为之安葬……”韩信顿了一下,忽然意识到自己曾经羞于启齿的事情如今已经可以坦然面对。 当一个人的才华得到了认可,自然而然就会多出一分从容和自信。 “臣往前的名声,在淮阴县,只能说是声名狼藉,可是就算如此,主公想来也应该不认识我……又是如何…?” 韩信问出了最想得到答案的问题。 虽然自认自己才华不凡,可是他甚至没有和赵泗有过任何交流,没有来得及展示过自己的任何才能。 赵泗又是如何一眼就能把自己发掘出来? 这太过于离奇,难不成就是一时兴起?那样或许又太过随缘了。 “这个啊?” 赵泗一边驱车,一边故作神秘的露出一丝微笑。 “伯乐善于相马,而我善于相人!” 赵泗用了一个略显玄幻的回答。 以他在旁人看来随心所欲的招揽门客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做出来合理的解释。 既然如此,倒不如坐稳这个相人界伯乐的名号。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