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十一章 胡亥的拉拢,继承人的问题!

胡亥是个啥人跟赵泗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和胡亥八竿子打不着。

一行直至夜晚,于驰道军所稍作歇息。

军所条件比较艰苦,不过赵泗作为王前近臣,还是分到一处独帐。

赵泗自己简单洗漱以后,就着月色正准备睡下,却有人挑动了门扉。

“胡亥送的?”

看着面前两个娇小可爱的使女,赵泗叹了一口气。

这是……在考验干部啊……

赵泗正值如狼似虎的年龄,过来跟着始皇帝来当苦行僧了,每天早上醒来就一柱擎天,属实有点难顶。

这样的考验,赵泗实在是有些顶不住。

但是顶不住也要顶!

赵泗心理斗争许久,最终还是拒而不受。

没必要……

而另一边,军所之内,始皇帝晃晃悠悠的躺在摇椅之上。

“陛下……十八公子派人遣了两名使女于赵侍郎。”顿弱跪坐在一旁轻声开口。

“嗯……赵泗收了么?”

“赵侍郎拒不受之,原路遣回。”

……

实际上,这种交友活动很正常,最起码放在这个时代很正常。

先秦时期的王室血脉,是有很多自主权的,他们能够做官,出任三公九卿,还能够为将,统帅一地战局,胡亥结交赵泗,并不是一种出格的举动,哪怕让天下人看,也不能从法理上说胡亥一句。

况且胡亥行事又没有特别掩饰,只是送了两个使女罢了。

反倒是赵泗拒不受之的行为有些不近人情。

“嗯……”

始皇帝枕着双臂躺在摇椅之上陷入了沉默。

他已经和顿弱交流过了组建一个独立于三公九卿的机构的提议。

顿弱当然很支持。

毕竟是老本行了……不过这种机构的正式成立肯定要召开朝议,于文武百官议论。

到时候少不了一番扯皮谏言。

不过虽然暂时没有成立机构,但是又不妨碍顿弱行动。

相反,始皇帝已经把这件事提入议程,顿弱办事只会更加得利。

第一站,是东郡!

顿弱做出来的成果,将会决定这个新成立的部门权利和自主权有多大。

这是一把好刀,始皇帝肯定是要握在自己手中的。

不过摆在眼下的问题是起名,拒绝了赵泗锦衣卫的提议以后,暂时,还没有想出来什么好的称呼。

不过一事不烦二主,可以交给赵泗,起到自己满意为止。

至于胡亥结交赵泗,相比较于这些国事,只是一个小插曲。

这没什么,始皇帝不是做样子给扶苏看的,他是真的打算考校观察一下胡亥。

他也不是那种生气了就要娘们唧唧拉个人吓唬扶苏的人。

机会又不是没给,恩重又不是没给,扶苏冥顽不灵选择当个犟驴,始皇帝选择换人考察也是情理之中。

可惜,就目前而言,胡亥的表现有些不太够。

“终究是有些急功近利了……”

始皇帝叹了一口气。

客观评价,抛开和始皇帝相左的政见不谈,不管是从任何一个方面,扶苏在始皇帝十八个孩子当中,都是最优秀的继承人。

胡亥亲近赵泗的目的不言而喻,这也太快了……

不过赵泗的拒绝确实让始皇帝有些讶异……赵泗不是一个喜欢得罪人的人。

是因为看出来了这些么?也不像,这小子也没有那么多心眼。

思来想去,始皇帝眉头渐渐皱起……不管怎么说,继承人问题,确实也是始终困扰始皇帝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的大秦因为赵泗的到来好消息也多了起来,很多没有头绪的问题都有了头绪。

但这已经是极限了,总不能因为赵泗的到来继承人问题也变得明朗起来吧?

可惜,始皇帝可以肯定自己并没有遗落在民间的私生子。

“遣两个使女送去吧……”

思绪许久,储君问题依旧没有太多头绪,始皇帝只得摆了摆手选择放下关心一下赵泗的个人私事。

之前倒是忘了,赵泗这小子尚未婚配,眼下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啊。

(冇了…求月票)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