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 FLASH容量大,读取速度较慢,单位成本低,更偏向于大容量存储,但是容易出错,需要配合安全算法。
U盘就是NAND FLASH。
前身上大学的时候学习过PMOS、NMOS和浮栅MOS的制造原理,对PROM和EPROM没有了解。而且既然知道后世的发展方向,所以李国成选择直接研究NOR FLASH。
主要的原因是NOR FLASH更适合放入芯片内部,以后芯片内部直接设计程序存储FLASH。
FLASH原理比较简单,在G极和D/S沟道之间加入一个浮栅,浮栅类似一个被绝缘体包裹的电极,在浮栅上注入电荷,D/S沟道导通,代表‘0’;放电,D/S沟道关闭,代表‘1’。
因为浮栅绝缘,所以电荷不易丢失。
李国成之前没有选择研究FLASH,主要原因是对如何在PMOS上植入一个浮栅没有思路,但是现在绕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接下来的时间,李国成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植入浮栅。
李国成构思了几个方案,脑海仿真不通过放弃了3个,剩下两个实际生产中放弃。
生产放弃的比如封装时植入绝缘层,然后再植入一个电极。实际操作时,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工序太复杂,对人的操作能力要求太高。
时间很快就过去10天,无计可施的李国成溜达到光刻间,看着张头正在氧化晶圆。看着看着,突然笑了起来,真是得了全不费功夫。
二次氧化就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工业化生产工艺也成熟,只是增加一道氧化工序。
想到就干,只用了一天时间,一个FLASH单元就制作完成,实际测试,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接下了的工作就非常简单,比DRAM少了一个NMOS,同样的三层结构,容量直接做到了1MB,比DRAM都大。
接口采用并口,可以直接挂载到CPU的外部总线上。
李国成又用1周的时间就完成了芯片的设计和仿真。正准备雕刻掩膜板时,吴连奎电话通知,晚上参加部里组织的交流班。
李国成走出办公室,来到隔壁软件组,“小周,通知大家,晚上记得上课,不要迟到”。
“时间太急了,我们怎么去啊”,周晓娟苦恼道。
“喊上大家,我们早一点吃晚饭,今天吴主任已经和食堂打过招呼了”。
话音一落,周晓娟高兴地拿着饭盒跑着通知其他二人。
饭后,刚好下班,4个人三辆自行车,闫解放骑车带上张芷静,一路风驰电掣,6点一刻终于赶到了部里培训点。
第四会议室已经被改成教室的样子,一排桌子,一排长凳。主席台上立着一个大木板做成的黑板。
4人来的不早不晚,教室里现在只有10几个人,分出了4堆,互不相干,应该是来之4个单位。
李国成让他们三人坐到第一排,他自己坐到了最后一排。
之后十分钟陆续涌进来20几人,教室座位全部坐满。李国成简单搂了一眼,差不多35人左右。
这时,会议室门被推开,一股冷风把一个中年人送了进来。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不好意思,昨天事太多,打破了既往节奏,现在才发第一章,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