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德接过芯片,把另一片递给了吴连奎,顿时在稍稍远离李国成所在工作台的地方,形成两个人团,大家都兴致盎然地想了解芯片的真容。
在大家把玩的过程中,李国成坐着封装台前,拿过DIP-16的模具和基座,开始了连线和封装工作。
大家见识过芯片核心后,又齐刷刷地看着李国成封装芯片,虽然大家只能看到一个侧面,但是兴趣不减。
30片芯片封装完成后,李国成把大家叫过去,要过一片次品,在大家的近距离围观下,完成了芯片的封装,终于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测试非常简单,之前所有流程都是在李国成的念力监控下,其实测试就是一个过场。
果真如此,30片芯片全部测试通过。
周晓娟好奇,把那片次品也进行了测试,居然全部满足测试指标。李国成才意识到,他的标准定的有点高了。
大家立马来了兴趣,齐齐建议李国成完成另一片的封装。没有办法,他现在也自我否定了,还怎么拒绝。但是结果却是不理想,测试没有通过。
大家齐齐分析,谁谁谁手重了,谁谁谁用手摸了。。。。
“好了,大家静一静”,李怀德,适时阻止了大家的争论。
“今天是里程碑的一天,是我们轧钢厂工业化芯片制造走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坚定一步。更是我们华夏第一片可以用于服务于人民日常生活的芯片。标志着我们芯片技术走向了世界前列,是献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李怀德越讲越大声,右手挥动地越来越有力。
李怀德话音还没有落下,无尘车间里就传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和掌声。
“我们是世界前列,不,很快就是世界第一”,这是年轻人的轻狂。
“我们实验室太厉害了,李副主任太厉害了,都没有想到我们做到这一点”,这是不配拥有名字的新人说的。这么真诚的人,是不是考虑给他起个名字。
“两年,小李的成长太快了”,这是王工的感叹。
“要不要再考虑考虑”,这是红着脸的周晓娟的心里话。
“这是我永远需要抱紧的大腿”,闫解放双眼坚定。
“老李,你们的儿子出息了!老了老了,现在我也跟着他混了”,这是张头的感慨。
。。。。。。。
大部分人离开后,无尘车间里只留下了李怀德、李国成和吴连奎。
“老规矩,我们都动起来,小李去找赵老爷子汇报,小吴你去找你家老头子,我去找老领导。这一次,我们谁都挡不住我们轧钢厂的崛起”,李怀德信心爆棚。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其实芯片制造非常复杂,工艺多达上百个,为了不让大家出戏,就尽量压缩,让非科班出生的书友也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