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夫人是甄宓

第四章 南下汝阳

知道了审配、逢纪伪造遗命,韩珩对他两失望之极,连称呼都直呼其名了。

袁熙想想也对,自己派兵主要是做个姿态,这一战很快就会结束,曹操这次只是试探,并未下决心统一河北。

袁熙最终决定,让张南带领五千人马南下,驰援黎阳。

袁尚那边亲自领兵去了黎阳,果然幽州兵还没到,曹操就退兵了,然后袁谭袁尚兄弟两开始扯皮。

这一切袁熙管不了,他现在自己一脑门的操心事来了,那边战事刚歇,袁熙的妻子吴氏病故了。

“写信给曹孟德,我要护送父亲的棺椁回汝阳安葬。”

袁熙没有大办丧事,仅仅头七刚过,就让人封死棺木,找来韩珩商量道。

韩珩被他这话吓一跳,但一想冷静下来,点头说道:“曹孟德不敢阻拦,只是主公的棺椁在冀州,三公子那边会不会同意。”

“写信告诉他,落叶归根,他是河北核心不能动,幽州是大后方,我在不在问题都不大,他会同意的,不然母亲也不会答应。”

袁熙算准了袁尚会同意,正好此事可以让自己那两兄弟暂时消停些,袁绍并未下葬,只是寄灵与义庄。

古代客死他乡的人,都是没有下葬的,一直等到家里人方便了,才会护送棺椁回乡下葬祖坟之中。

半个月后,袁熙带着五百亲卫,带上甄氏和儿子,护送灵柩去邺城后,带上袁绍的棺椁南下。

“主公,幽州袁显奕派人送信来!”(袁熙的字还有一种说法,是叫显雍,可查找后发现,袁买也字显雍,这就不对了,因此本书用显奕这个字。)

许都曹操处,荀彧匆匆进来报告说。

曹操微微一愣,不解问道:“袁显奕?文若说的是本初兄那次子吗?”

“正是,袁家二公子想把本初公和亡妻送回汝阳祖坟安葬,请咱们放行。”

曹操愕然一下,马上笑道:“好小子有种!不怕路上出意外啊,不过有这孝心、我这当叔父岂能阻拦。”

说着就让人去传令,各处关卡放行,不得为难袁家护送队伍。

袁熙算准了曹操会放行的,在这时代,讲究的是体面,不要脸的事情只能暗中来,千万不能给人留把柄,否则你这一辈子就算是废了。

袁曹二人再是敌对,但两人从少年时代起就是朋友,战场上可以毫无顾忌的厮杀,但下了战场该有的礼节一定不能忘。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袁熙是个小透明,除了是袁家公子外,再也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才能。

作为长辈的曹操,何妨表现大度让天下人看看,俺曹孟德不是无义之人,还记着跟袁本初的总角之交呢。

收到曹操回复的袁熙,早就等在黄河岸边,一收到消息马上下令登船,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直奔河南而去。

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他这五百亲卫已经显示出彪悍的模样了,三百步兵清一色的配着弩机,剩下二百是骑兵。

这些原本是老卒,再经过他的新式训练,有信心跟这时代的任何一支强军抗衡。

袁熙开动脑袋,改装了弩机,让诸葛连弩提前问世,每张弩机可以连续发射十支箭矢,三百张弩机就是三千发。

这恐怖的箭雨,就是对上万人也敢硬撼,别忘了当年界桥之战,麹义手上也就八百精兵,弩兵千名,硬撼三万公孙瓒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