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以西,营寨垒垒。
这里有疫病正在盛行,但对于士气的影响,其实不算太大。
毕竟,此战乃是曹操亲征,以其威望之重,足可压下除大败之外的任何事情!
因此之故,前时在江面上的一战败北,也都没有影响到多少人。
除开那些败军之将低着头颅等待被发落之外,这几乎是一个没有任何人受伤的世界。
“你不能处置我,我曾立过战功,我为蔡将军挡过刀!”
“此战之败,非人力可违也,我不服!”
“凭什么啊,不就是败了一次吗?就这样拿掉我的官职?”
“我要见张允将军,我要见丞相!”
“……”
他们的呐喊,并没有人能够听到。
或者说,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人,往往都对他们的呐喊选择了忽视。
此时关注他们的,大概也就只有一些不能改变他们境遇,同时也知道他们为何会是这般下场的聪明人了。
比如蒯越,这个聪明人就看出了眼前这些人落得如此境遇的缘故。
‘路招、冯楷、张郃……乃至朱灵,皆为无兵之将,或者说是少兵之将。’
‘他们又怎么会不期盼这一幕的发生呢?’
‘此时此刻,丞相之所以招那些人进见,估计也都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吧?’
蒯越遥遥看了一眼远处的中军牙帐,摇头叹息一声后,随即忍不住于内心喃喃道,‘事实虽是如此,然则你这般无情,真就不怕天下人皆为之齿寒吗?’
他明显看出了曹操的谋划。
或者说,但凡是聪明人,都看出了曹操要做什么。
不外乎就是让一些不太听话的将领下去,同时换上一些听话的亲信罢了。
而且蒯越还看出来了,之前江面上的冲突,不过就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在这之后,曹操才会真正的露出锋利獠牙。
虽然曹操这么做,确实没有任何的不对。
毕竟他要做的事情,本就风险极高,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者,恐怕无论如何也都做不成。
但在即将出兵攻伐刘孙联盟之前就这么做,却是多多少少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如果仔细去观察的话,甚至还能看出一点小人得志的行径。
思及此处,蒯越忍不住在心中呐喊道:‘你就这般坚信自身一定会胜吗?!’
很可惜的是,他这番心里话怎么也不可能被曹操听到。
不过,就算是曹操听到了,或许也不会太当回事。
因为只要这一战胜了,天下间就再也没有能够阻拦他脚步的人了。
接下来,便是一统天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征关中、伐蜀中),他总不能留下一个处处都是大坑的荆州吧?
是的,并不是曹操的气度不够,实在是两人之间考虑事情的角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曹操着眼的是整个天下,蒯越却只是看到了荆州。
当然,要说前者与后者哪个更高明的话,这就有那么一点难分难解了。
毕竟敢在这种关键时候搞这种事的曹操,大概是很多帝王都看不上眼的。
虽然他看的是整个全局,这一点却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因为历史上比他做的好的人,太多太多了。
比如说刘邦,关键时候他绝对可以做到忍人所不能忍。
再比如说刘秀,这位一开始就想着改变(革)整个天下了,但他却一直憋到了开国,在这之后甚至又憋了很多年。
为的就是让那些人不搞事。
然后,他的度田制到了如今的汉末,都还在合浦郡(海南)继续着。
又比如说李世民,这位的容人之量那就更大了……而且,他还评价过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尊不足。
因为李世民几乎做到了封建时代里面很多帝王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是后世很多人的楷模。
他的评价,自然能称得上一句公允……最起码,后来没有多少人反对过。
与此同时,蒯越其实也没好多少。
毕竟他真要是才智之士的话,当初就不会投降,更加不会相信什么荆人治荆的承诺。
这种承诺本身就是假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一统天下的野心人而言,这般承诺就更是客套之语了。
但蒯越却是信了。
现在要后悔?
天下间哪有这种好事啊?!
当然了,不论是曹操还是蒯越,他们其实最多也就是稍微有那么一丁半点做的不好。
相比起蔡冒、张允等人而言,他们绝对算得上是顶级聪明人了。
……
“此二人麾下,多奉行中庸之道,既不敢于立功表现,生怕我等忌惮,又不敢不出力……应该便是他们交代的结果了。
因此之故,丞相所交代的事情,没有半分阻拦的便被推行了下去。”
满宠虽然汇报之时脸色冷澹,可他的语气当中,却明显有着浓浓地不屑。
“嗯。”
曹操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看向了身旁的一人道:“路招?”
“启禀丞相。”
路招拱了拱手,严肃地回答道:“经末将之手清理以后,已有八千人转投末将麾下。”
“张郃?”曹操又看向了另外一人。
“启禀丞相。”张郃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道:“此战并不激烈,末将到此也只收纳了三千军卒……”
“末将两千。”
冯楷一直都在倾听对话,因此在曹操目光转过来的瞬间,还没等问,他便已是将收获说了出来。
“将近一万五千人了吗?”
曹操又问了几个人之后,默默地点了点头,转而看向满宠道:“如今,伯宁心中可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