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

第七十八章 哪个宣公子

已近正午,车中有些闷热,沈月娥伸手入袖想掏出帕子擦汗,却突然面色一僵。

“我的帕子……”

三娘闻言看向沈月娥,见她将身上都找遍了都没有找到,便道:“可是遗失在什么地方了?”

“我出去的时候明明还在手上的……”沈月娥说到这里一顿,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白。

三娘心中疑惑更甚。

“表小姐,那帕子上可是绣了你了名讳,若是被人拾获终究是不好。”莺歌上前帮着沈月娥找了找,未果,不由得担心道。

沈月娥闻言更是烦躁。

“我还能是故意弄丢了的不成。”

在寺里行踪不明的沈月娥,遗失了的绣了名讳的绣帕,三娘心中警铃大作。

“停车。”三娘朝外喊道。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三娘转头吩咐白英道:“你带两个婆子回去寺里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到表小姐遗失了的那方帕子。别声张,就说是哪个婆子不小心遗下的。”

白英应声正要下车,却听莺歌道:“三小姐,还是奴婢去吧。奴婢认得表小姐的那方帕子,且奴婢以前跟着老夫人去过大濮寺几回,对寺里也较为熟悉。”

三娘想了想,觉得莺歌为人沉稳派她过去也放心,便点头准了。

莺歌点了两个婆子,腾出一辆马车,匆匆去了。

“一方帕子而已,用得着这么紧张吗?”沈月娥嘴硬地嘀咕,却没有阻止三娘吩咐莺歌。

三娘闭了眼睛,靠在车壁上休息,并不搭理。

“你对陌生人尚且笑脸相向。为何唯独对我冷眼冷语,你就是和她们一样瞧不起我。”沈月娥突然狠声道。

三娘有些无奈地睁开眼。认真道:“你觉得我对你好言好语是虚伪做作,我想我还是对你真诚一些的好。”

沈月娥闻言语塞,三娘继续闭眼休息。

三娘等人回到赵府,一直等到申时莺歌才转回。

三娘以目询问,莺歌看了一眼正被伺候着喝药的刘氏,皱着眉摇了摇头。

三娘叹气,尽人事听天命,她该做了已经做了,现在只能希望沈月娥运气能好一些了。

沈月娥自然也是看见了莺歌的摇头。却是低着头让人看不清表情。

第二日。

三娘与王璟依旧是一早就到了赵府。

刚伺候完刘氏喝了碗粥,吃了药,外头就有人进来报说府外有一位宣公子求见。

三娘一愣,而一旁坐着的沈月娥更是惊得跳了起来。

三娘看了沈月娥一眼。沈月娥咬了咬唇拼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重新坐好了。只是心神不宁地将茶碗端了起来,想喝一口定一定神。

“小姐,您手中的茶凉了。喝了对身子不好,奴婢帮你换一杯热的来。”莺歌接过了沈月娥手中的茶碗,温声道。

沈月娥刚想说不用,却瞥见茶碗里哪里是水凉了而是早已没了水了,想到这碗茶刚刚因觉得口渴已经饮尽了,便由着莺歌将茶碗盖上端开了。

“哪位宣公子?”赵秀娘帮刘氏擦了擦嘴角流出来的涎水。想了好一会儿才狐疑地问那婆子道。来报了刘氏的院子,那来人自然是来探望刘氏的。可是在她的印象中可不记得刘氏与姓宣的人家有往来。

“那位公子说他姓宣名韶,是应了王家五公子之请来给老夫人诊脉的。”婆子禀道。

沈月娥原本紧绷着的身子瞬间松软下来,惊觉自己手中已经是冷汗淋淋。

三娘闻言却是脸上一喜,难道宣韶已经请到蒋太医了?

王璟因昨日也在场,知道事情的始末,看了三娘一眼,便对赵秀娘道:“秀姨,是我昨日在寺里遇见了宣公子,因无意中得知他是蒋太医的弟子便请他想法子帮我请了蒋太医来给外祖母看上一看。本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着不一定能请到人便没有对您提及,却不想宣公子这么快就请到了蒋太医。”

赵秀娘却是大喜:“竟有这样的事!”

“与那位公子同来的确实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那婆子赶紧道。

“快请快请。”赵秀娥从榻上站了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人们彷徨,人们失措,总有人能鸿运齐天,总有人是天命之子,但这里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花幽丶山月
深蓝寻踪
深蓝寻踪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手心里的光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人能观测世界的方法太有限了,只通过看、听、触碰等等方式,谁又能保证自己观测的世界一定完整呢?李沧蓝见到过一些失明的人,他们天生比其他人少一种观测世界的方法。比起其他人的怜悯,他却想到了自己,有人天生少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那么会不会有人天生比其他人多一种呢?想到这儿,回想起小时候的那段荒诞经历,李沧蓝呼吸有些凝滞。他不愿意相信现实是不完整的‘虚假’,但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所看见的是真实。一直浑浑噩噩的,
灼灼之
颤栗之眼
颤栗之眼
那一天!这个世界的太阳被一颗巨大眼眸取代!各种黑暗生物也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区域,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疯狂的发展科技,世界也因此迎来了新的纪元。肉身苦弱,机械飞升!基因改造,异变成神!这个世界人类选择的道路,究竟是对是错?只有永远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评判!而对于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的唐恒,他只想好好活着!
目真人
板凳儿奇案录
板凳儿奇案录
北宋年间,历两朝三代的赫赫将门呼延家四公子得了个不足月的早产儿,还是在孕母起身时直接滑落在四方椅上,他自出生稳婆便不止一次唉声叹气地暗示其祖父老呼延“此子恐难有龟龄之寿”。老呼延育有四子,个个虎背熊腰,志学之年便跟随他征战沙场,四子十一个孙儿也都壮硕得小牛犊一般,偏偏这个小十二孱弱得让人心疼,老呼延便给这个“板凳儿”起名呼延略,养在自己屋内,与老妻一起悉心照料。聪慧过人的呼延略七岁时善于洞察细节的
一蓑烟雨两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