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

第七十章 厚此薄彼

三娘抬头便看到穿了一身湖色绣金条纹对襟褙子,满头珠翠的赵慧儿被李氏领了进来。

李氏见众人的目光都被赵慧儿的头饰所吸引,不禁很是有些得意,指了指那只镶着硕大的南珠的金簪道:“这只簪子上的南珠可是极少见了,我前几日才让人照着京中时兴的样子打的。”

李氏说着打量了三娘与沈月娥身上的穿着,不由得脸上笑意更甚。

“只是这衣裳……”李氏又上下打量了赵慧儿一番,皱了皱眉:“我说要你穿那件玫瑰色刻丝的,你非不听。这件的颜色怎么能压得住人,不行,你跟我回去换了。”

李氏说着又转身对三娘与王璟笑道:“现在时辰还早。你们在这里等一等慧儿,我带她回去换一身衣裳。”

三娘还未答话,刘氏便淡淡开口道:“要换衣裳赶紧去换。”

李氏见刘氏开口。想着三娘等人不等也不行,很是高兴:“诶,我这就带她换去。”说着扯了赵慧儿就走。

眼见着李氏出了院子。刘氏对三娘等人道:“你们现在就出发吧。”

三娘闻言一默,外祖母这是忽悠着李氏玩?她根本就不想让赵慧儿去。

三娘正腹诽着。听见刘氏冷笑了一声道:“以为我不知道她打的什么算盘?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这个脸我们赵家丢不起,也不想丢。”

三娘听着这话想到刚刚李氏对赵慧儿去赴宴的态度,又想到昨日唐嬷嬷说的话,突的有些明白李氏是打得什么注意了。

她是想让赵慧儿去钓个金龟婿的。

三娘苦笑,若是李氏是这么对赵慧儿灌输的,万一今日她当众做出什么事情来。那可真是有烂摊子要收拾了。

“快走吧,不是还要去魏府吗?时辰也不早了。”刘氏赶人道。

三娘,王璟,赵凡,沈月娥便上前辞了刘氏,出了二门上马车。

赵家也派出了两辆大马车,按照刘氏的安排三娘与沈月娥共乘一辆,白英与莺歌也上了三娘的这辆马车。

“那个牙尖嘴利的丫头呢?怎么不见?”沈月娥看了一眼白英,挑眉问道。

三娘闻言知道沈月娥是想找茬,便朝她笑了一笑。并不接话。

“哼!”沈月娥冷哼一声,撇过头去,再不跟三娘说话。

“三小姐,您别见怪。月娥小姐她不是对您发脾气。”莺歌怕沈月娥将气氛弄僵,忙开口对三娘道。

三娘还未说话,沈月娥便恼怒道:“闭嘴!我是对谁发脾气还用得着先向你交代?你是什么身份?”

莺歌闻言,低眉顺眼道:“表小姐说的是,是莺歌僭越了。”

沈月娥瞪了莺歌一眼,再不看她。

莺歌朝三娘抱歉地笑了笑,便安静地坐到了一边。

三娘昨日就对莺歌很有好感,本想与她说两句话,但是怕一不小心就点燃了沈月娥这只火药桶最后让莺歌受罪便作罢了。

马车不多会儿便到了知府衙门,知府衙门是前府后院的形式,历任知府都是带着家眷住在后院。

因内院那边一早就有人来打了招呼,马车一到门口就有婆子前来引路,三娘的马车从侧门进了后院,王璟和赵凡却是让人引着去魏勉的书房了。

“三小姐沈小姐你们来了?我们小姐可是念了很久了。”唐嬷嬷在二门处迎了三娘,笑着道。

魏府是按例制造的三进小院,并无奇特之处,三娘只一边随着唐嬷嬷前行一边略略打量了一下。

唐嬷嬷直接引了三娘和沈月娥进了魏云英的院子,郑氏此时也在此处。

“珂姐姐快些进来。”三娘还刚走近门口,便听见里面魏云英的声音,想必有丫鬟刚刚已经进去禀报了。

唐嬷嬷笑着帮三娘打起了帘子,三娘点点头带着沈月娥走了进去。

“珂姐姐,你帮我看看看穿哪一件的好?”魏云英一见三娘便眼睛一亮,她面前站了好几个捧着衣裳的丫头,郑氏也站在一边,想是真在挑选今日赴宴的衣衫。

三娘摇头失笑,带着沈月娥去给郑氏行礼。

“这位是沈姑娘?果然是好相貌。”郑氏打量了沈月娥一番,点头夸赞道。

沈月娥闻言朝着郑氏一笑,口中道“谢夫人夸赞”,倒是与平日里的样子大相径庭。

三娘不禁松了一口气,不是半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就好。

“珂姐姐你今日一定要帮我,不能让周雁儿就这么欺负了我去!”魏云英急急拉了三娘的袖子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知悉本书网址:www.bige7.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m.bige7.com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西北诡异奇谈
西北诡异奇谈
广袤的西北大地,因为气候干燥凉爽,经常有千年不腐的古尸,这些古尸有特殊的功用,所以有盗尸人专挖这些古尸,而这些没有腐烂的古尸,也经常发生一些诡异之事。
李清兆
不合群症结
不合群症结
我抬起头,看着那张下垂的脸。我回过头,身后不再有人跟着我。也许,并不是有人一直追赶我,追到了这个地方。是我害了他。害怕背叛的往往成为了最先背叛的那个啊。我和他们一样啊。下雨了,昨天。阴天好冷啊。你还好吗,你还在吗。结束的是数不清多少个的夏天啊。?
白荀z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人们彷徨,人们失措,总有人能鸿运齐天,总有人是天命之子,但这里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花幽丶山月
深蓝寻踪
深蓝寻踪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手心里的光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人能观测世界的方法太有限了,只通过看、听、触碰等等方式,谁又能保证自己观测的世界一定完整呢?李沧蓝见到过一些失明的人,他们天生比其他人少一种观测世界的方法。比起其他人的怜悯,他却想到了自己,有人天生少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那么会不会有人天生比其他人多一种呢?想到这儿,回想起小时候的那段荒诞经历,李沧蓝呼吸有些凝滞。他不愿意相信现实是不完整的‘虚假’,但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所看见的是真实。一直浑浑噩噩的,
灼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