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

第六十七章 赵家是非

红衣姑娘看见三娘与王璟也是一愣,随即柳眉一竖。

“黑炭脸怎么会在这里?”

“放肆。”刘氏喝道:“这是你表哥,谁教的你没大没小?”

一旁的赵慧儿闻言,撇撇嘴道:“她平日里对我这个表姐也是这般没大没小的。”

刘氏眼风凌厉地瞪向赵慧儿,赵慧儿吓得下意识往赵凡身后躲。

“娘,您别生气,仔细着别又气病了。”赵秀娘急急上前,帮刘氏揉了揉胸口。

“月娥!还不快过来给你表哥赔罪。”赵秀娘朝沈月娥喊道。

沈月娥本是不服想回嘴,可一抬头看到刘氏手又不自觉地抖了抖,咬了咬唇,朝着王璟就是干脆利落的一个鞠躬。

“对不起,表哥,都是我的错。”

王璟被她没头没脑的动作吓得后退了一步。

刘氏见她声音僵硬,不由得无奈得摇了摇头。

“你这又是哪里的礼数?好好的上前跟你表哥表姐见个礼。”

沈月娥听话地上前,跟王璟与三娘见礼。

“你们是在哪里见过?”刘氏看向王璟问道。

王璟闻言摸了摸头,看向三娘。

三娘见赵秀娘有些担忧地看过来,朝着刘氏一笑道:“进府的时候遇到的,哥哥因不认识表妹,冒犯了。”

王璟闻言没有出声。

刘氏看了三娘与王璟一眼又看了看低头玩手指的沈月娥,终究是没有再追究。

刘氏又拉着三娘与王璟在榻上说话,没说几句就听到外头有人报说大爷回来了。

不多会儿就看到李氏与一个方脸浓眉的男子走了进来,三娘与王璟知道这就是舅舅了,便又上前去行礼。

赵守业笑着问了王璟的功课,又问了三娘平日里的消遣。

“娘,厨房已经备好菜了。”李氏上前陪着笑道。

刘氏淡淡点了点头道:“摆饭吧。”

饭厅就设在刘氏院里的前厅,一张可围坐二十人的红木镶大理石镙钿圆桌上摆了各色菜式。

“明日将桌子换了,换个小一些的,坐着热闹。”刘氏指着桌子对李氏道。

李氏笑道:“媳妇也早想着要将这桌子换下来了,媳妇记得秀娘住着的院子里有一张紫檀木云蝠纹圆桌,比这个小一号,放在那院子里空着也是浪费,明日媳妇就让人换到这里来。”

刘氏淡淡道:“秀娘住着那院子,怎么就浪费了?她就用不着?”

李氏小心看了刘氏一眼道:“瞧我糊涂了,媳妇是想现在秀娘还住着肯定是用的着的,等她回了家就又闲着了。那院子本是要给慧儿住的,她一个小丫头用不上那桌子,放着倒是浪费了。”

刘氏闻言却点了点头道:“那院子是大了些,慧儿一个小丫头是暂时用不着,就还是留给秀娘和月娥吧。”

李氏闻言一愣,急道:“媳妇说的是桌子,并非是院子。”

刘氏却装作没听见,牵着三娘与月娥往桌上坐了。

李氏朝赵守业使了使眼色,赵守业却正好低头与赵凡说话,李氏气得差点扯烂了手中的帕子。

赵秀娘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

赵家像是没有男女不同桌这么一说,一家人就这么围在了一张桌子上吃饭。

三娘坐在刘氏身边,刘氏手里不停往三娘碗里夹菜,三娘一声不吭,刘氏夹什么她吃什么。

一顿饭下来,三娘觉得自己有些撑了,刘氏却很是高兴的样子。

吃完了饭,赵守业略坐了会儿外头便有管事来找他商量查账的事情,李氏多陪了一会儿也带着两个孩子走了,孙氏院子里就剩下三娘王璟与赵秀娘母女。

“娘,吃一颗银杏丹吧,您今日情绪起伏大了些。”赵秀娘找出一个药瓶对刘氏道。

“你只会天天盯着我吃药!生死富贵皆是命,有什么看不开的?”刘氏瞪了秀娘一眼。

赵秀娘闻言却是忍不住捂嘴低泣了起来。

“娘,您就当是为了我与月娥,好好仔细着身子吧。您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与月娥还不如随了您去了。”

“胡说八道!”刘氏闻言举起了手中的拐杖就往赵秀娘身上招呼,眼见着要打到赵秀娘身上了却是一偏,敲在了地上。

“把药拿来吧。”最终刘氏气呼呼道。

赵秀娘上前伺候了刘氏吃了药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人们彷徨,人们失措,总有人能鸿运齐天,总有人是天命之子,但这里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花幽丶山月
深蓝寻踪
深蓝寻踪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手心里的光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长于潮汐将死之夜
人能观测世界的方法太有限了,只通过看、听、触碰等等方式,谁又能保证自己观测的世界一定完整呢?李沧蓝见到过一些失明的人,他们天生比其他人少一种观测世界的方法。比起其他人的怜悯,他却想到了自己,有人天生少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那么会不会有人天生比其他人多一种呢?想到这儿,回想起小时候的那段荒诞经历,李沧蓝呼吸有些凝滞。他不愿意相信现实是不完整的‘虚假’,但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所看见的是真实。一直浑浑噩噩的,
灼灼之
颤栗之眼
颤栗之眼
那一天!这个世界的太阳被一颗巨大眼眸取代!各种黑暗生物也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区域,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疯狂的发展科技,世界也因此迎来了新的纪元。肉身苦弱,机械飞升!基因改造,异变成神!这个世界人类选择的道路,究竟是对是错?只有永远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评判!而对于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的唐恒,他只想好好活着!
目真人
板凳儿奇案录
板凳儿奇案录
北宋年间,历两朝三代的赫赫将门呼延家四公子得了个不足月的早产儿,还是在孕母起身时直接滑落在四方椅上,他自出生稳婆便不止一次唉声叹气地暗示其祖父老呼延“此子恐难有龟龄之寿”。老呼延育有四子,个个虎背熊腰,志学之年便跟随他征战沙场,四子十一个孙儿也都壮硕得小牛犊一般,偏偏这个小十二孱弱得让人心疼,老呼延便给这个“板凳儿”起名呼延略,养在自己屋内,与老妻一起悉心照料。聪慧过人的呼延略七岁时善于洞察细节的
一蓑烟雨两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