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235章 征安南

舆图上所显示的位置并不是大明,而是安南国。

曹鼐勐地心中一凛,似乎明白了今天的议题,同时也明白了,皇上为何指名礼部和兵部在场。

不对啊,不是我劝你来干正事的吗?

怎么一上来就要打仗……

当初靖安郡王离京之时,就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毕竟在安南国,有太宗皇帝的前车之鉴。

打是能打,但是,损耗太大了!

朱祁镇面色平澹,指着安南国地图说道:“诸位卿家对安南国和占城国的战事怎么看?”

众人心知肚明,怎么看?

舆图都拿出来了,你还问我们怎么看!

曹鼐刚要说话,却被唐行古抢先。

“启奏皇上,臣以为,安南国历来不服王土,妄自尊大,胆大妄为,当出兵伐之!”

“唐御史所言,未免偏激了些!”曹鼐忍不住说道,“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打仗不是儿戏,须三思而后行!”

唐行古却不卑不亢,甚至有些义正言辞,说道:“下官读书时,这书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今皇上乃是天子,这白纸黑字,总没错吧?书上还说,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可安南王,竟也自称为皇帝,难道这天底下竟有两个皇帝?”

曹鼐皱眉道:“话不能这么说,安南国乃弹丸小国,不懂礼法,下旨申饬便是,怎可轻易动刀兵?”

“曹公此言差矣!”

唐行古摇头道:“诸位不妨想一想,为何宣宗皇帝会归还安南?”

“自然是损耗巨大,入不敷出。”

“为何损耗巨大?”

“安南国内叛乱不断,这是个无底洞!”

“为何叛乱?”

“自然是……是因为……”曹鼐黑着脸说道,“唐御史,你究竟想说什么,直说便是了,没必要在皇上面前卖关子!”

唐行古澹澹一笑,说道:“答桉很明显,就是安南不谙教化,且有人暗中扇动,他们以为我大明远隔万里,北边还有蒙古人虎视眈眈,定不敢在安南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如今北方祸乱已除,区区安南,有什么好叫嚣的?”

曹鼐一时无语,虽然唐行古这人很讨人厌,不过,这番话说的确实没毛病。

当初宣宗皇帝放弃安南,主要是为了恢复国力,休养生息。

因为太宗时期,南征北伐,下西洋,编大典,早已将国力耗尽,不得已之下,只能收缩防守,与民更始。

如今却大不同,世上已再无北元,沿海倭寇和白莲教也被根除,大明内无忧,外无患,为什么不能重新揍安南一顿?

这时候,贝琳说道:“唐御史说得对,安南人自封为皇帝,这便是礼崩乐坏,仅这一条,便足够了!”

曹鼐无奈地瞥了他一眼,心说你还是去搞争气的机器去吧,别在这瞎掺和了!

眼见形势不对,邝埜站出来说道:“皇上,老臣建议此事还是从长计议,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不能动不动就刀兵相向,如此,不礼制合啊!”

众人正激烈讨论着,怀恩上殿来。

“皇上,安南国使臣陈柳林求见!”

朱祁镇一抬头,说道:“宣!”

自从靖安郡王出使安南以来,这安南使节,每日都会前来求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公子当锦衣
公子当锦衣
他,既非皇族,亦非王候,更非朝廷命官;他,既非宗师,亦非武人,更非江湖好汉;但,庙堂之上,江湖之中,都有他的传说。(新书:我原来是天道啊。敬请推荐收藏!)
云墨小生
四顾首
四顾首
拔剑茫然心四顾,晨钟北望,何处是故土?既然找不到,回不去,那就留下来,造一个,写一段:异乡人,寻故土,提笔难书。落朝堂,滚一滚,谁赢谁输?有情人,无情事,高楼独孤。等闲人,卧长亭,金风玉露。
道三川
鬼谷两千年
鬼谷两千年
鬼谷子,谋圣,兵家、纵横家、阴阳家的鼻祖,一生收徒无数。历史系大学生王诩穿越成了鬼谷先生,开启一段守护历史之旅。曹刿、先轸、专诸、孙武、孙膑、苏秦、白起、李斯、张良、卫青、郭嘉、诸葛亮、李淳风、刘伯温……一个个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粉墨登场。这里只有谜一样的历史……
老贾不假
夜金銮
夜金銮
一场战役,金戈铁马!一种阴谋,众生皆棋!一碗鸡汤,东山再起!君王不仁,以将臣为刍狗!从廷尉狱出来的燕九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必须燕行九州。PS:萌新写作,求关注,求建议!
四二带两王
玄机武帝
玄机武帝
从秦朝开始墨家机关吞并了鲁班家族和天机家族等其他家族。而后替代了这个伟大的东方文明古国的科技力量。直到2170年宙纪四年。一次政治动乱崩毁了这个机关家族的辉煌和鼎盛。而故事就从这时开始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玄机武帝》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效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