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章 檄文如箭

**说完,大殿里响起一阵轻微的私议声,很快平息。

彰义军,史匡威。

这两个名字对于大多数朝臣来说都比较陌生。

偶尔有知道的,也不太放在心上,反正没有什么交情,也没从彰义军处得到过什么好处。

李守贞说他跟着反了,真假无所谓,反正是小角色。

朝廷要杀鸡儆猴,拿彰义军开刀也不错。

朝臣们对此没有意见。

只是**似乎对彰义军史匡威颇有怨念,说起话来有一股咬牙切齿的感觉。

**之前在长安,难道跟彰义军产生过冲突?

**刚说完,郭威皱了皱眉。

他对史匡威有印象,去年在河北一起打过契丹人,史匡威还帮助柴荣镇守沧州,立功不少。

本来郭威拟定了一系列的封赏,可是上报奏请官家批准后却一直杳无音信。

柴荣解释过后才知,原来在沧州时,官家与史匡威闹得也很不愉快。

当时沧州就那么些兵马,官家和柴荣、史匡威、符金盏几人都闹得不愉快,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问题。

朝廷甚少有人注意过彰义军的功劳,但郭威身为枢密使,又是知兵用兵的能臣,当然知道彰义军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也知道彰义军这些年为国戍边立下的功勋。

去年,吐蕃人趁关中空虚,调兵遣将猛攻陇山关,幸亏彰义军死守关隘,才保住陇山关没有落入吐蕃人手里。

陇山关若是丢了,原州无险可守,吐蕃人就能顺道进入泾河流域,关中西北门户,将对吐蕃人大开。

这些年以来,朝廷和百姓的关注重点都在河北,在契丹人身上。

但郭威深知,在关中,在河西,还有吐蕃人、吐谷浑人、羌人是中原王朝的大敌。

甚至盘踞夏州的党项人,也已经开始听调不听宣,名义上尊奉开封朝廷,实际上跟自立没有区别。

郭威有心加强河西防备,奈何朝廷始终以河北为重,众臣目光从未正眼看过身处抗击吐蕃人第一线的彰义军。

以契丹为重,这是朝廷共识和大政方针,郭威知道不是自己一个人能改变的。

刘承祐听完**的话,深以为然,冷喝道:史匡威勾结李守贞,此前就有擅自制盐售盐,攫取朝廷盐利的罪名,这次竟然不知悔改,与李守贞沆瀣一气,妄图占据关中对抗朝廷,实在是罪无可赦!朕....

刘承祐刚要下旨,宣布褫夺史匡威一切官职,郭威忙道:官家息怒,臣有一言。

刘承祐强忍不耐烦:郭枢密请讲。

郭威沉声道:此前说过,单凭一份祭天告文,无法定符彦卿之罪,那么又凭何以定彰义军之罪?

史家三代镇守彰义军,世代忠良,为国戍边,与吐蕃人死战,彰义军民同样是我朝百姓,深受国恩,如何会与李守贞叛乱?

此事,臣以为该当彻查以后再说,不可轻易定下罪名。

史弘肇本不想替彰义军辩解,同样姓史,但他可是正统汉人出身,不是史匡威那种沙陀胡人。

不过郭威给他使眼色,史弘肇不好拒绝,只得站出来说了两句附和的话。

**提高音调道:史匡威攫取朝廷盐利,私自卖盐,将大笔盐款据为己有,乃是不争的实事!还有一事,臣还未禀明官家,诸位同僚也不知情。

此前,官家下旨,令凤翔军焦继勋和泾州都盐使许兴思进入泾州,调查史匡威制盐贩盐一事。

后来,焦继勋因为接到蜀军异动的消息,急忙赶回凤翔主持大局,此事不了了之。

可泾州都盐使许兴思,却无故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臣怀疑,许兴思已经被史匡威杀害!

此话一说,大殿之上又是一片哗然。

**大声道:请官家下旨,暂时罢免史匡威节度使之位,等事情调查清楚再论其罪。定难军李彝殷上表状告史匡威纵容属下杀害李氏子弟一事,也需要详细查明。

史匡威诸多过失在身,实在不适合继续担任彰义军节度使。可让静难军王守恩暂代,整合两镇兵马,与焦继勋联手,进逼长安,让李守贞首尾难顾。

**这番说辞,听起来当真无懈可击。

先剥夺史匡威的职位,将彰义军交给王守恩,整合两镇军力,配合凤翔焦继勋,从西面牵制李守贞的叛军。

一举数得,更是关乎朝廷平叛的大计。

郭威苦笑摇头,如此一来,他就算有心为彰义军辩解,也不知该如何说出口了。

刘承祐当即就要下旨,免去史匡威一切官职,赴京候审....

开封尹刘崇、天雄军节度使柴荣觐见!

大殿外,突然响起唱喏声。

刘承祐一怔,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下:宣二人入殿。

百官回头望去,只见皇叔、开封尹刘崇,天雄军节度使柴荣联袂而来,快步入殿。

刘崇满头大汗,手捧一封写在锦帛上的文书。

臣刘崇、柴荣拜见陛下!二人行礼。

刘承祐不耐地挥手道:免礼,皇叔如何来了?手里拿的是何物?

刘崇兴高采烈地道:官家,檄文!檄文呀!

刘承祐满面疑惑:什么檄文?

一众朝臣也是面面相觑。

刘崇忙将手里的锦帛展开,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一篇文章,开头几个大字:讨李守贞檄!

这是....刘承祐站起身往前探,看清楚了锦帛上的内容。

官家有所不知,从今晨起,这道檄文就在开封城里传开了,酒肆、歌坊、花街、商市、书院、官署都贴满了这道檄文!

刘崇乐呵呵地说道:李守贞叛乱的消息闹得开封城人心惶惶,朝廷的安民告示和讨逆诏书还未发出,天下百姓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现在好了,有这道檄文,足以向天下人揭露李守贞的狼子野心!这道檄文写的好呀,慷慨激昂雄浑大气,其磅礴之气浩浩汤汤,足以代表我朝正统气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
乱世新雄
乱世新雄
是传送,而非穿越。秦峰,李天鹏二人来到这个平行世界,碰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张三丰。两人从救人到敛人,从团结一致到兄弟反目,阴谋诡计,惊险不断,明潮暗涌,困难重重。围剿匪寇,对抗异族,与朝廷暧昧,与叛军扯皮,与诸侯周旋。占山为王,驱除异族,割据一方,称雄天下,为华夏文明的延续,为华夏民族的延续,不断书写着传奇。后期还有哪些传送者,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搅动这个世界?请收藏本书,静等故事发展。
雄心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