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世祖

第一百四十五章 小楼倚阑看

李青鸾默然无语,外面有唱曲声轻轻传来。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听到这清丽婉约的歌声,李青鸾一阵恍惚。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雪满长安道。”

她喃喃地念了一句,猛地抬头问道:“这是谁的词?”

李辅仁想了想,“郡主,应该是慈溪舒亶舒信道的词,《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什么人?”

“郡主,这人小的知道,前些日子他还闹出些风波来。”张广顺禀告道。

“哦,什么风波?”

“舒亶是治平二年的状元公,天下名士。前些日子,宋国新官家在太庙前诵读即位诏书,舒亶居然说新官家年少不知事,请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被新官家呵斥了一顿,勒令回府闭门思过。”

“过了几天,有人弹劾他做临海县尉时,擅杀无辜,杀良冒功。御史台请旨将其窜贬严惩,安置岭南瘴疫之地,朝中一片喊打喊杀声。后来范仲公等人出面求情,宋国官家也说舒公以后安心做学问,不要再乱议政事,下诏改职弘文馆。”

看了看李青鸾,张广顺继续说道。

“有人说,朝野要严惩舒亶,除了他惹恼了官家,关键是当年还在乌台诗案中,抄录东坡先生诗词之句,弹劾论罪。东坡先生可是官家最敬佩的文人,现在隐然是文坛领袖,很多人要拍他马屁。”

“所以很多人对舒亶落井下石。幸好新官家有度量啊。说到度量,当初东坡先生居然当面请新官家‘循礼谦让’,不要与申王和遂宁王争君位...”

“什么?”李青鸾瞪圆了眼睛,居然当面叫赵十三不要再争了?这不是当着面打脸吗?赵十三如此刚烈酷虐的人,还不得把东坡先生撕吧撕吧蘸酱吃了?

千万不要啊!试问天下,谁不喜爱东坡先生的文字?我也是东坡先生的拥趸!

“那后来如何?”李青鸾紧张地问道。

“官家居然没有恼东坡先生,只是感叹道‘先生这样的人,真是让人恨不起来啊!’礼敬如初。”

“真是让人恨不起。想不到赵十三如此大度,如此有器量。”李青鸾忍不住感叹一句。

“郡主,说到器量,宋国新官家还有一个趣闻。”

“什么趣闻?”

“宋国新官家还是简王时,李公麟曾经当着很多人的面,骂他此子青面獠牙。除此之外,还多次在文会上对简王出言不逊。简王即位为官家后,李公麟惶惶不可终日,常常摸着脑袋,哀叹道,此糊涂头,不知要埋在哪处荒蛮异乡?”

“宋国新官家听朝臣偶尔说起,就叫内侍当即把李公麟叫到垂拱殿。当着百官的面,骂了李公麟一句:‘你个不知死活的老东西!’然后对李公麟说道,你骂过我,现在我也骂过你了,我们两不相欠,你也不要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说完,叫内侍送李公麟回府。李公麟懵懵懂懂地回到家里,坐了半天才明白过来,然后哭得跟个五十多岁的孩子一般。”

听到这里,李青鸾一拍桌子,恨恨地说道:“心腹大患!赵十三越是这般,对我大夏的危害越大啊!真恨不能尽早除去他!本郡此生最大的遗恨!”

李辅仁连忙转圜道,“郡主,时间不早了,我们赶紧听广顺把宋国军改的情报说完。”

李青鸾收拾了心情,点点头,强打精神说道:“广顺,你刚说到队编制,继续往下说。”

“是,郡主,哨分五班,加上陪戎士官和哨正、哨副,合计六十人。班分三三制,三人一组,班长,组长,都是下、中、上陪戎,陪戎也叫士官。一班十一人。小的听说,步兵团分轻装步兵团和重装步兵团。骑兵团暂时没有听说怎么分。”

“广顺,现在宋军的整编,进行得很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