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见著述

然后稍后,眼睛看到的旗面,旗面边缘很宽的区域也是红色的,这就给大脑一个熟悉的信号,厮杀的头脑混乱的士卒,自然就跟着有红边的军旗走了。

又因为,军旗不是纯粹的红色的,内里的大块面积是其他颜色,于是,眼睛盯着红色看了许久的步卒,突然抬头去看军旗,不至于眼盲把军旗略过去了。

完美。

一面旗,有不同的颜色,即可以避免眼盲看不到军旗,也可以利用人的下意识行为,令士卒下意识的就跟着红旗杆红旗边的军旗走。

刘备问,军旗用于标识,当以醒目为要,军旗和军服颜色一样,是否不妥。

李孟羲把这个问题想了又想,想到了答案,军旗的颜色可以跟军服的颜色即相同,又足够醒目。

只用让军旗有两种颜色就把问题解决了。

要说,军旗四边的宽布够不够显眼,能不能起到作用?完全够了。

一个百人队,放战场上,就那么一块地方,占地大也不过方圆十米,宽三四厘米的布带就已经足够显眼了。

由旗帜延伸出来的这么多问题,都已讨论出了结果。

李孟羲揉着鬓角,感觉鬓角隐隐发痛,他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想东西想的脑壳疼是种怎样的体会了。

李孟羲突然想起,一面旗,有两种颜色,并且旗子边缘一种颜色,旗面正中是另一种区分很明显的颜色,这种旗李孟羲想起其实不久前见到过。

那是文安县城破城不久后,在辎重队,李孟羲看到了一面破破烂烂的汉军旗,不同于一般十人队长度跟枪差不多的枪旗,那面军旗旗面很大,少说得是百人队,甚至千人队的队旗。

当时李孟羲觉得那面军旗旗帜边缘和内里颜色不搭,很不协调,李孟羲觉得不好看。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军旗是那样,也没往下想。

军旗有关的问题,李孟羲现在所想到的,原来汉代的兵法家,甚至更早的兵法家们,原来也早就想过了。

可惜,兵法家们只有兵法军略传世,后世考古中,从汉军塞中经常能挖掘出汉军旗,然而,军旗的样式为何设计成那般样式,其详则未见著于史书之中。

纵遍观两千面之史料,找不到任何有一处有详细记载军旗样式为何如此设计,设计又出自怎样的考虑。

中华自古轻理论,重实用,设计军旗的思路,没有记载下来,顶多只有军旗的式样记载在武经总要之类的兵书之中。

还有,春秋时期,兵家先贤就已经把方阵圆阵锥阵鱼鳞阵雁行阵等诸多阵型的形式确定下来了。

这些阵法范式很科学实用,是无价之瑰宝。

可依然只有最后的结果留下来了,先贤们是如何推演,思量,然后推演出成熟的阵法范式的,推演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比兵法更重要百倍的智力成果。

然后,这些推论方法,仍然不见于著述之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新弼马温
新弼马温
话说玉帝封孙悟空当弼马温,惹恼猴子反下天宫,并被引为平生奇耻,哪怕西天路上一提弼马温这三字便暴跳如雷,这三字不知觉间成了天庭禁忌。可天马总得有人养啊,再基层的干部也得有人当啊,于是乎,一个自以为交了好运的家伙被推了上去,天庭第一倒霉蛋粉墨登场。突然有一天,一匹天马开口说话了:老大,看在你对我们这么照顾的份上告诉你个秘密,当年孙悟空在这当差时留了件东西在这……
青墨
全能极品阔少
全能极品阔少
父母突然双亡,人生低谷,穿越到古代的二十一世纪屌丝男楚枫可谓是倒霉到家了,从此落魄无望,不过终有一天却踩了狗屎运附身百宝系统,就此人生发生了大逆转,一飞冲天,迎娶白富美。
九叶刀
帝子扶苏
帝子扶苏
上古先秦时代,帝王建立帝制,开创历史帝制先河。帝王突然逝世,帝子遭遇陷害,他面对一纸诏令,轻笑,“不愿北礼”。
斩妖01
三国之献帝崛起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无系统,不种马,智商在线,权谋文。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在乱世之中为大汉再造辉煌!
武陵年少时
1270宋末求生
1270宋末求生
咸淳六年,高山重生而来。这一年,忽必烈下令围攻襄阳重镇已有三年之久,南宋灭亡进入倒计时。面对蒙元,是力挽狂澜,解救大宋于倒悬?还是几年后,跟随整个临安城一起投降,成为比之乞丐还不如的贱民?又或是继续南逃,最终在崖山,十数万军民齐投海?高山只是乞丐,又该何去何从?或者再跑远一点?
我有懒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