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一百九十章 减重

正好,日前在那个村庄临时补给时,买了一车多生麻。

当时李孟羲跟着刘备检查苎麻时,刘备还说麻沤的不够久。

正因为沤制的不够久,劈麻做麻线再织布,太硬了,正因为硬,恰好很适合用来做背带,也只有拿来做背带。

问了柳氏麻是如何变成麻线的,原来是把苎麻的外皮,用木棒锤,锤软了之后,用手把麻皮撕开,把变成一丝丝的麻纤维抽出来,绞成线。

也就是说,麻线生产简单,完全可以随军生产。

“那麻线怎么变成麻布的,得用纺车吗?”李孟羲好奇的问。

“是得用纺车。”柳氏老老实实的回答。

“奥。”李孟羲恍然的点了点头。

“那姨姨,纺车多大,能放到车上不?”李孟羲指着停在路边的板车说着。

“纺车有大有小,小点的能放下。”柳氏一五一十的告诉李孟羲。

“奥。”李孟羲又奥了一声,“姨姨,背带先不做了,丝绸做的背带不好用,过段时间再做吧。”

现在军中要是有个纺车多好,那么多人闲着,可以找几百个人纺麻线,然后供给一架纺车织粗麻布,做背带的,又不是做衣服,稍微织一点麻布就够用了。

李孟羲已经很看重后勤工作了,没想到准备还是不足。

那时在那个无名村寨采购物资时,李孟羲根本就没想到买两架纺车用,又有谁会想到有用到纺车的地方呢?

男耕女织的时代,纺车是离不了的,家家都有,当日若是要买纺车,肯定能买来。

现在可好,睁眼瞎了。

李孟羲又得去木匠营了,这一天天的,把他忙的脚不沾地。

李孟羲一拦下木匠营的车队,木匠们打趣的问,“营正,是又有啥活儿了?”

干活能得粮,木匠们不怕有活儿,反而希望活越多越好。

“有谁会做纺车?”李孟羲不多废话,直接问,“做好了纺车,赏粮一百斤!”

李孟羲直接把“悬赏”价格丢出来了。

木匠们一听一百斤粮食,都愣了,我的天爷啊,做好一辆板车,耗时六七日,每人才赏粮五斤,这一下就给一百斤粮,可太多了。

不管是车上做工的木匠,还是车下走路的木匠,你看我我看你,都在找谁会做纺车来着。

纺车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纺车也是木匠做的,这么多木匠在这儿,应该有人会做纺车的啊。

然而木匠们四处乱看,李孟羲也四处乱看,好一会儿,愣是一个站出来说会做纺车的人都没有。

李孟羲疑惑,难道想岔了?纺车这玩意儿是属于高科技,很难做的吗?

又等了好一会儿,有年长的木匠迟疑的站了出来,“营正,纺车这玩意儿是个精细活,老儿我年轻的时候做过纺车,这么长时间不做了,也不知能不能做好……”

“无妨!”李孟羲霸气的把手一挥,哈哈大笑,“老叔但做便是,就是做不好,也有粮赏你!”

听李孟羲如此说,年长木匠也被激的豪气顿生,朝李孟羲抱了一拳,“好!那老儿便放手一试。”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欲扬唐
我欲扬唐
大唐盛世可以开启更强盛的模式,李密宁愿做一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也不要做那天可汗,不要虚名,只要能让大唐不断变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攻伐,分化,瓦解种种手段只为了不断减弱潜在敌人的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量世界之物力、人力结大唐强盛之果。大唐不落之太阳,缓缓升起照耀世界。群友交流群:109507993
执着于勤
无敌太监,背靠女帝当苟王
无敌太监,背靠女帝当苟王
穿越成太监,只想当苟王。
范围围
大唐之刃
大唐之刃
大雾青云缦群山,唐疆万里甲衣还。之子于归宾客至,刃芒入鞘遇新颜。盛装载舞君臣笑,世事名臣看今朝。长相厮守时未到,安定边疆为唐朝。《大唐之刃·盛世长安》
林分二木
唐朝好驸马
唐朝好驸马
罗信是一个文质彬彬(无耻腹黑)、温柔儒雅(龌龊阴险)、怯弱胆小(无法无天)的人。被仨熊孩子尿醒,发现自己回到大唐贞观年间,虽然家徒四壁,却有一个娇柔温顺的小娘子需要调教,呃,不对,应该是培养……且看罗信如何刚正不阿(溜须拍马)、锄强扶弱(仗势欺人)、指点江山(拳打门阀,脚踩权贵),坐马车住豪宅,三妻四妾睡成排......
罗诜
大宋狂生
大宋狂生
狂生不一定要打打杀杀,也可以温文尔雅。比如:建个党、变个法、罢几个宰相,调戏调戏公主,再蹂躏蹂躏皇帝……毛驴揖手,客官有请。
毛驴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