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一百七十八章 看不懂的兵书

关羽接过李孟羲递来的水袋,用水袋里的水稍作清洗,关羽脸上看起来不再那么滑稽了。

水袋丢还给了李孟羲,关羽伸手捏了捏砖头的小脸蛋,转而看着李孟羲摊在膝盖上的竹简。

“兵书与我一观。”关羽伸手要竹简。

“奥!”李孟羲忙把竹简递给了关羽。

拿过竹简,哗啦一声抖开,关羽拿兵书看了起来,这兵书一看就皱眉,越看越皱眉。

很快,关羽把李孟羲的兵书看完了,关羽欲言又止。

首先,李孟羲行文诡异,不符合文言文的行文习惯,简直比文言文还简洁。

比如一句,梯,右。然后没了。就这一句就把关羽看懵了。关羽百思不解其意。

还有,盾方卸。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又是什么鬼。

其次,因为李孟羲写的是简体字,在关羽眼中就是错别字,看着很不舒服。

观李孟羲所著兵书,如观天书。

关羽不由得摇头。

“孟羲,你这几个字写错了。”关羽探身,手指着竹简,把错别字给给李孟羲一一指了出来。

李孟羲有点尴尬,他知道自己的写的字是对的,但关羽也是对的。

简体字在简体字不流行的时代,就是错别字。

虽然说李孟羲写了错别字是吧,但是关羽一眼能看出字本体是哪个字,很神奇吧。

因为简体字本就和繁体一脉相承演化来的,字形字体都是一样的。

李孟羲不好细说怎么回事,只能耐着性子听关羽把字形一一纠正。

牢牢盯着李孟羲用刻刀把竹简上的字刮去,然后重新把正确的字刻上,关羽这才满意。

文章千古事,关羽他们这些古人对待学问的态度认真的可怕,李孟羲不把字给改过来,关羽是不放过他的。

末了,就剩另一件更重要的事了,关羽手捋长须,盯着李孟羲疑惑无比的问,“孟羲,你写的东西,为何某一句也看不明白?”

李孟羲哈哈笑了,然后给关羽讲解他写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梯右”。指的是,攻城梯靠近城池时,右边的人松手,站在梯子左侧的人是右手抬梯的,右手力量更强大,所以能抬得更稳。

“盾方卸”。这三个莫名其妙的字组合在一起,意思是如果用龟甲攻城梯战术,梯子上覆盖的盾牌应该用方盾,方盾比圆盾更少死角。而卸指的是攻城梯到达城下,可以直接把梯子上的盾牌卸下来。

短短三个字,囊括了覆盾卸盾两个战术。

关羽听完李孟羲的解释,微微点了点头,笑着说,“你写的就你能看的懂了。”

行文不符合常规,真的是只能李孟羲一个人看得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第一锦衣卫
大明第一锦衣卫
回忆于此,那年那时,锦衣卫,绣春刀,飞鱼服,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征战,权谋间的诱饵,江湖间的侠义,为你呈现一卷不一样的锦衣江湖。独断大明,唯有锦衣!新书已经发布:《寂静时刻》欢迎支持
陈俊屹
陇右小卒
陇右小卒
武德九年的夏天,李冰来到了这个世界,见证了胡人的野蛮,见证了所谓的大唐盛世,也见证了一代代的汉人走出中原,来到莽莽天地之中,与人斗,与百兽斗,与天地斗!
酒胆屠夫
逆天人王
逆天人王
命运注定,生死有数,卑微如我,何去何从?当整个世界都想要我低头屈从的时候,我偏偏逆流而上,打破乾坤!为祸万年的天陨劫难,真假难分的仙王托世,万族林立的无边天界,威震众生的君王大帝,身负天阶死脉的王仙流斗战不息,为自己而战,为人族而战!
连篇鬼话
没有转正的皇帝
没有转正的皇帝
公元前662年八月鲁庄公薨,季友辅助公子斑即位,庆父从中作梗,不让公子斑住进宫廷,让公子斑住在舅舅家里,十月己末庆父派人杀公子斑······《左传》云:庆父不去,鲁难未已,故事就从今晚开始······
风一声
灵科帝国
灵科帝国
异界地球,历史不同的地球,这个世界多了灵能这种东西,凌宇由于意外来到大周,且看他如何将灵能与科技相结合,帮助兄弟平内乱,战北胡,抗西夷,让华族人屹立世界之巅。
宇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