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一百七十一章 咸鱼研发队

听哥哥说,要多问问,“问什么吗?”砖头茫然极了。

“比如,问太阳为何东升西落,问天上有多少个星星,问江河为何东流入海,等等等等。”

弟弟茫然的挠了挠头,然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那哥哥天上有多少个星星啊?”

“额……”李孟羲尴尬了,“不知道。”

“那地上有多少河啊?”弟弟又问。

“……不知道。”

“那有多少个人吗?”

“……不知道。”

“那家雀会飞,我咋不会飞呢?”

“因为你没有翅膀。”

“那为啥我没有翅膀呢?”

“因为你不会长翅膀。”

“为啥不会长翅膀吗?”

“因为……”

李孟羲让弟弟多观察世界,多问问题。

小孩子的可塑造性很高的,李孟羲让弟弟多问问题,弟弟立刻就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小脑袋开动起来,问题一个一个蹦了出来。

很不错,弟弟现在问的问题,地理学先驱们也想过地上有多少条河流;达尔文也想过人为何没有翅膀而鸟有翅膀;天文学的开创,也是起源于人类对深邃悠远的星空的好奇。

弟弟问的大多数问题,李孟羲是要么回答不出来,要么没办法解释的清的。

李孟羲笑得很开心,弟弟变的话很多,停不下来了,李孟羲更加鼓励弟弟要多问问题了。

——

行军真的枯燥无比。

早晨拔营,行军一天,傍晚扎营,一天除了赶路就是赶路,有活的干木匠营反而过的还充实一点。

发掘民夫营生产潜力的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后军辎重队收到了多达二十七个很大的用树枝编成的大筐。

筐放置起来不占地方,半满的粮食袋子放着占据多大的空间,装在筐里再放一样是那么大的空间。

总之,因为多了很多筐,让义军的运输能力增强了一些。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容具,麦子不用容具直接往车上放,就算车板没有破损,一辆车能拉的麦子,只有一车板。

有了袋子,粮食装袋子里之后,再一袋袋往车上堆,可以堆很多粮食。

同样,因为多了一些大筐,像是小的粮袋、暂时用不到的环首刀啊什么的,可以直接塞到筐里。

同样的拉兵器的一辆板车,没有大筐,兵器全部堆在车上,把车堆满也堆不多少。

而有了半人深的大筐,环首刀丢筐里,刀可以把筐塞满,高出车斗很多,且有筐来间隔,这个大筐放环首刀,那个大筐放盾,再一个大筐放短矛,让后勤井井有条的多了,且大筐更好固定。

可以这么说,军中有车辆五六百辆,每一辆车都有能用到大筐的地方,反过来,当大筐被充足供应并被充分利用之后,后勤将更加有条理,运输能力也将稍有提高。

麻布袋子只是容具的一种,适用性并不全面,装粮食行,装箭支呢,难道还用麻布袋装吗。

义军物资准备不足,麻布袋都不太够,更何况专门放箭的容具了。

发动民夫营编大筐是一个可长久执行的计划。

李孟羲目前还无法看到普通的用树枝编出的筐有何后续的良性影响,他发动民夫编筐只是根据技术条件和人力条件考量的,树枝容易找,筐一个人也能编,这两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吟水泊
龙吟水泊
我叫赛伯当,我有一个小盒子,如果你的外号和隋唐英雄有关,我就能让你得到他们的力量,那个王伦,你和我联了个宗,你想得到谁的能力?什么……李密的能力,你还要我给你找萧妃,你怎么不去死啊!
逆天吼
穿梭世界的修士
穿梭世界的修士
作为一个患了癌症的扑街小写手,郭青阳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倒霉蛋,没有之一。直到有一天,一个从异界穿越而来的小修士当头砸来,一切就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俟枫
三国:我成了刘备四弟
三国:我成了刘备四弟
一位后世教师陈勐,意外穿越来到公元184年的涿县,此时刘关张三人尚未结义。既如此,那陈勐就主动的加入其中,成为了刘备的四弟。刘备的仁义,张飞的勇猛,关羽的忠义,陈勐的智谋,有了四弟的加入,刘备的人生彻底改变。这一世的刘备,没有错失那些豪杰谋...
历史中的石头
穿越破案抗金
穿越破案抗金
他们乘坐飞船穿越到南宋,遇到了金兵大举南侵、义军造反……主角的金手指是:知晓历史,武功和智力超群。本书是50多万字的中篇小说,前半部以破案为主,后半部以战争为主。在本书中,韩世忠的性格可能和一些书友的想像不同,但这是在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写成...
漫可浓
大明第一锦衣卫
大明第一锦衣卫
回忆于此,那年那时,锦衣卫,绣春刀,飞鱼服,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征战,权谋间的诱饵,江湖间的侠义,为你呈现一卷不一样的锦衣江湖。独断大明,唯有锦衣!新书已经发布:《寂静时刻》欢迎支持
陈俊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