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间清醒

这就需要制定出规章制度,规定两队相遇,先让哪一队走,哪一队让路。

李孟羲认为应该是下让上。

下城的人如果遇到上城的人,应该让开,让上城的人先走。

分析一下上下的不同,就会明白为什么。

准备下城的人,不外乎是送完箭的民夫,在城头视察完的前线将领,亦或是被抬着的伤兵,或者是倒完金汁把空桶拎下去的人。

而上城的人,大致是准备往城头送箭,往城头运金汁,要往某处增援的增援队。

轻重缓急,一下比较出来了。

上城的人大多时候都是急事,而下城的大多时候可以缓缓。

所以,下应该让上。

守城不在人多,在于森严不乱,金汁热油什么的推着在走呢,稍微一乱,一个不小心碰到了,热油呼啦一声烫到一片人,得不偿失了。

守城战法推演至此,李孟羲已经没没有更多的问题了,他狠狠的伸了个懒腰。

大白天的,他便感到很困,腰酸背痛的,不由捶了捶肩膀。

仗打完了,李孟羲过的比打仗的时候还累。

战法趋于成熟了。

剩下的就是准备车轮,旗子,以及把新的军律军法深入士卒之心。

这一天,很快又过去了。

傍晚,城楼之上,远望天边云霞似火。

主将刘备和李孟羲,两人总结一天所得。

“孟羲,练兵两日,守城战法已无缺了吧?”刘备用拳头背到背后,轻轻的捶着肩膀,他一副铁打的身板,也感觉累了。

“嗯,守城战法已经纯熟。”李孟羲点了点头。

然后,静静的看着云霞发呆,悠闲无比的消磨掉离夜晚的最后这点时光。

练兵而已,不像普通士兵那样上上下下的来回跑,体力上的劳累倒不算什么,可精神上的疲倦,让人心身疲惫。

两天而已,未经一战,李孟羲从零开始,学会了守城术,没人教他,自己摸索的。

会守城了,李孟羲心里成就感满满。

“不对!”李孟羲好好的,突然瞪大了眼睛。

刘备听闻其声,忙问怎么了。

“某突然想起,若是守城,城中必多有百姓,敌军围城百日不退,军中粮或不缺,然百姓若粮尽,岂不人心惶惶?

即人心不稳,再有不法之徒趁机作乱,城外厮杀震天,城中稍一乱,便众乱,瞬成不可收拾之局面。

更间或有敌军细作趁机煽风点火散布流言,局势更为迷乱。

到时,纵城头无恙,城中若乱,城池必不保。”

“且,若城中无水源,城外水源为敌军所断,我军危矣。”

“厮杀一起,死尸相累,若处理不善,极易起瘟疫。

瘟疫起,纵重兵屯城,顷刻死尽。”

“敌军若撅土以暗道攻城又该如何?”

“且守城不可呆守。

或可趁敌军立阵未城,我军可出城杀之措手不及。

然,轻军出城,该用何兵?骑?步?

又该用何战法?

若袭敌未果,又该如何撤退?”

“我军若守城,亦可派兵出城突袭,焚毁敌军攻城器械,拖延敌军攻城节奏,以使我从容修整。”

“若我军兵力充沛,可使兵扎营城下,某听闻,此为掎角之势。此战法是否可用?

然扎兵城下,又该用何种阵势?用枪兵?盾兵?弩?攻?亦或是拒马?

何种为最优。”

“此皆为守城关键之法,而我等皆不知也。”

“玄德公问我,守城之法是否无缺?”李孟羲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城池,他摇了摇头,“非也!非会守城之法,某只会了守城墙之法。”李孟羲回望着残破的城池,幽幽说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吟水泊
龙吟水泊
我叫赛伯当,我有一个小盒子,如果你的外号和隋唐英雄有关,我就能让你得到他们的力量,那个王伦,你和我联了个宗,你想得到谁的能力?什么……李密的能力,你还要我给你找萧妃,你怎么不去死啊!
逆天吼
穿梭世界的修士
穿梭世界的修士
作为一个患了癌症的扑街小写手,郭青阳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倒霉蛋,没有之一。直到有一天,一个从异界穿越而来的小修士当头砸来,一切就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俟枫
三国:我成了刘备四弟
三国:我成了刘备四弟
一位后世教师陈勐,意外穿越来到公元184年的涿县,此时刘关张三人尚未结义。既如此,那陈勐就主动的加入其中,成为了刘备的四弟。刘备的仁义,张飞的勇猛,关羽的忠义,陈勐的智谋,有了四弟的加入,刘备的人生彻底改变。这一世的刘备,没有错失那些豪杰谋...
历史中的石头
穿越破案抗金
穿越破案抗金
他们乘坐飞船穿越到南宋,遇到了金兵大举南侵、义军造反……主角的金手指是:知晓历史,武功和智力超群。本书是50多万字的中篇小说,前半部以破案为主,后半部以战争为主。在本书中,韩世忠的性格可能和一些书友的想像不同,但这是在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写成...
漫可浓
大明第一锦衣卫
大明第一锦衣卫
回忆于此,那年那时,锦衣卫,绣春刀,飞鱼服,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征战,权谋间的诱饵,江湖间的侠义,为你呈现一卷不一样的锦衣江湖。独断大明,唯有锦衣!新书已经发布:《寂静时刻》欢迎支持
陈俊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