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十二章 彼时彼刻

“某听闻,得仁义者得天下,失仁义者则失天下,玄德公以为此话如何?”

“确是如此。”刘玄德受儒家熏陶极深,仁义之说,刘备自然大加赞赏。

“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玄德公以为如何?”

“先贤之言,真知灼见。”刘备颔首称道。

“某曾听闻,民如水,而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西汉末年王莽之乱,始于朝廷内乱,是外戚之乱,而非是民乱。

而今黄巾起义,四海嚣嚣,今跨州连郡之贼,昔日安分守己之众民也!今民怨沸腾,是水将覆舟!”

“王莽之乱,不过皇权易手,汉祚尚可存续;黄巾之乱,却是大厦将倾,根基崩塌,难以为继。”

李孟羲一番话说完,他对自己的口才极为满意,他叹息着,缓缓摇头,一副为大汉王朝行将就木而感叹不已的模样。

(难道,我大汉当真要亡……)刘备内心哀嚎一声,眼前一黑,整个人颓然欲倒。

勉强用双手撑住了矮几,刘备欲要再辩。

“玄德公是否想说,天命玄谈,非我一个黄口孺子可置喙?”

刘备默然。

看刘备默然,李孟羲便知道,自己猜到了刘备的心思。

他缓缓站起,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扶着弟弟的肩膀,举止间,仿佛腹有百万兵机,从容不迫,“天命?呵呵。”李孟羲颇具讽刺意味的呵呵两声,“岂不闻,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纵有天命,五世亦斩。”

“秦亡之时,百姓揭竿而起,共抗暴秦。”

“今百姓揭竿又起。”

“昔日秦失其鹿,今汉亦失其鹿,秦末路如何?汉末路又当如何?彼时彼刻,不恰如此时此刻?”

“玄德公,某言尽于此。”

语毕,李孟羲拱手告别,径自走出大帐,一左一右守在大帐出口左右的关羽和张飞并未做何阻拦,也因为少年把三人驳斥的的体无完肤的缘故,关张二人对少年颇有不喜,故此,也并未出来相送。

直到少年走出很远,回到了俘虏之中,呆若木鸡的刘玄德突然掩面嚎哭,“苍天啊!当真不佑我大汉?”语罢,泪如雨下。

哭声之大帐中传出,离几十步外的俘虏们也能听到。

其声悲切,闻之令人动容。

“二哥,咋了?”砖头不知发生了什么,轻轻拉了拉哥哥的衣角问到。

李孟羲看了看一脸求知欲的弟弟,他笑了笑,摸了摸弟弟头发糟乱的脑袋,“砖头,你这头发得洗了啊,扎手。”

李孟羲顾左而言他,丝毫不说大帐为什么会有哭声传出。

砖头茫然的挠了挠头,头确是痒痒的。

外面的阳光明媚,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沐浴在阳光下,初秋时的微寒也不是那么冷了。

李孟羲闭目沉思,思索着刚刚经历的一场舌辩的得失,计划下一步打算。

却不想片刻后,张飞手持马鞭,气冲冲的朝这边来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签到一具女尸
大唐:开局签到一具女尸
李正穿越到大唐李林甫时代,开局就签到一具女尸,之后,荒郊干尸,枯井白骨,树下亡魂,朝廷恶灵,一一朝他袭来;乡绅富户,县令刺史,傲娇公主,后宫佳丽,王侯将相,纷纷向他跪拜,李正:“我对金钱和权力一点不感兴趣,我只想享乐……呵呵,不!我只想铲奸除恶,匡扶正义,横行天下!”
山有水1
内卫尖兵
内卫尖兵
军队编制中,有这样的一支部队,他们的名字叫做,内卫。祖国边疆,巍巍雪山,海关边防,洪水天灾,就是他们的战场。
生活的信仰
华夏帝王,皆我门徒!
华夏帝王,皆我门徒!
技术宅男楚杰,家里出现了一道接一道的光门。无数帝王,叩门来见!李世民:“飞机是最快的交通工具?”秦始皇:“世界之外竟然还有如此大的地方?”汉献帝:“先生助我汉室!”
明月挽清风
兵将卡牌系统
兵将卡牌系统
苏路:兵卡、将卡、军阵卡,打仗我用卡小兵:跟着大人打仗,敌人就像纸糊的一样,战功就像捡的一样被调走的小兵:不跟着大人打仗,敌人都是铁打的一样,怀念在大人麾下的日子同僚:跟苏路打仗很爽,就是抢不到战功啊敌军主将:什么,对面是苏路军,放水,啊,不是,遣使,求和
端阳
乱世太帝
乱世太帝
华夏破碎,大族霸占江南,高门显第据皇朝国器为私用。异族统治北方,痛苦的民族融合带来了历史的新出路。徐谦在一个个契机下控制了异族的朝政,华夏的统一似乎提前到来......
沉闷的大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