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熊孩子

第六百四十八章 我只想活着

草原上白天是短暂的,一天没有觉得怎么样,黑暗就已经降临。

一座座冰屋内,一片的灯火通明,张虎等人的回归后,顿时整个军营都轰动了起来。

颉利可汗被活捉,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的壮举,而他们这一次出征竟然做到了。

有了颉利可汗在手中,李靖也终于能够开始将此地的战报向远在长安城内的陛下汇报了。

不然的话,颉利可汗不死,那么就会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在自己的手中,就可以断言,突厥真正的覆灭了。

而这一次,整个军队终于可以在此开怀畅饮共同庆祝这一战的胜利。

“没想到我的人生中也会有如此精彩的一笔色彩!”

望着将士们脸颊上的喜悦,马钰也跟着笑了起来,最近的一段时间内,他的精神始终处于恍惚状态。

直到现在他都不明白,自己当初为何会有那样的勇气,又是怎么完成如今艰巨的任务的。

“马钰,你小子有没有兴趣到本将军这里来,老子给你一个副手干!”

几杯酒下肚后,李靖目光灼灼的盯着马钰,这小子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他能够来军营,自己真的愿意让他给自己做副手。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好事无异于一步登天,从一个寒门学子一跃成为高高在上的统领,那绝对是他不敢想象的事情。

“多谢将军抬爱,小子还未在学院内毕业,此事以后再说!”

马钰的脸颊上流露出淡淡的笑容,对于军队生涯,他并不是很向往。

他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也清楚都是太子殿下所赐,在没有太子殿下的吩咐,他绝对不会答应任何人的邀请。

“将军,您这可就有点厚此薄彼了,大家伙都是骊山学院的学员,您这样的做法可是有些偏心啊!”

程处默笑呵呵的说着,语气之中并没有半点的酸楚。

“滚蛋!你小子若是也能做到马钰这样,老子连将军这个位置都不要了。”

李靖没好气的笑骂起来,这个王八犊子拐弯嘲讽自己挖殿下墙角呢。

“殿下!”

其他的兄弟们都在喝酒清楚,可是张虎等人却没有参与其中,依旧是守着军纪看护着颉利可汗。

“去吧,大喜的日子,过去与兄弟们乐呵乐呵,这里有本太子,不会出问题的。”

这些都是自己带出来的兵,跟着自己多次出生入死,一直都是无怨无悔,这让小正太十分的感动。

哪怕立下大功回来后,他们依旧是如同平日中一般,时刻紧绷着自己的神经。

“是!”

对于小正太的命令,这些将士们会不留余地的支持,答应一声后,转身急忙向远处跑去。

“颉利可汗,听到没,这就是吾大唐将士们庆祝的方式,不知道你的心中,此时有什么感想呢?”

进入毡房内,小正太平静的看着坐在椅子上的颉利可汗,平静的询问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系统+体穿+多女主+非召唤)杨凌愣愣的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破碗!里面有三个铜板!杨凌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在地摊上花了三块钱买了这么一个号称古董的破碗,怎么就到了这里?
人生如戏354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种田文、大秦、屠龙术)赵凯穿越大秦,成为鹅城县令,完成鹅城第一个五年计划,将鹅城打造成成了大秦商业中心……嬴政东游,意外到达鹅城,开局收获世界地图、成为蜜雪大秦加盟商、抽水马桶代理者……不久之后,赵国发生大地震,天下动乱,大秦东出时机已至,嬴政三顾茅庐,邀请赵凯出山,担当大秦国师,传授嬴政父子帝王屠龙术!
黑大帅爱吃猫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问我还要不要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问我还要不要
故事要从1924年,末代皇帝被赶出宫的那个冬天说起。我长生千年的师傅羽化登仙,临终前师傅将长生秘诀传给了我,让我下山入世,去京师继承财产,告诫我医者当有仁心,悬壶济世才能积攒功德,又说乱世人心不古,宁可做半世枭雄,也不要为一世仁君,若我心怀家国安危民族大义,当扶社稷之将倾,若我心怀野心,则要有驱除鞑虏还我华夏之志,若我只想安稳度日,也得洞悉人性,人情世故比打打杀杀高明百倍,如若胸无大志,可游戏人间
浊酒醉余生
拒绝摆碗,我助兄长建大明
拒绝摆碗,我助兄长建大明
元末怀远,朱元璋与少年拜兄弟,从此洪武皇帝如虎添翼。立门户,杀元贼,渡长江,定应天。谈笑间陈友谅,张士诚之辈灰飞烟灭。建大明,立伟业。下面请陛下义弟唐巍讲几句:最近因一些私人问题占用了公共资源,我深表歉意。首先,我对小明王的事情深表遗憾,毕竟我什么也做不了。其次,各位记得去文华殿领取今年的KPI考核。最后,新的试验田、机械厂和大航海项目需要一批志愿者,报名的请到国子监,从九品待遇。有人问:您是大明
键中仙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年仅十七岁的赵云。凭借一腔热血,以及前世的记忆,赵云做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然而,东汉王朝已经腐朽,世家豪族无法无天。赵云未得功赏,反而成了通缉犯!赵云怒而聚众造反。他带着数万穷苦百姓,来到凉州南部的一个偏僻山谷。他在这里称王建国,定国名为。夏国南征高原,北收凉州,西征西域,东进关中,急速壮大。夏国每天都在高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董卓领导的旧汉,刘焉领导的新汉,都决定摸
月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