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街亭开始

第152章 农桑增产

众人又一次把好奇的眼神投向了这位年轻人。不知不觉中,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文能武,而且还懂得农桑之术,若要是还会治国之道,那岂不是……

“孝然,且说来听听。”魏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听李休的高论,若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那这个年轻人可就不能以军事人才来衡量了。

紧接着,李休环顾四周,然后深吸一口气,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紧盯殿陛之上的刘禅与诸葛亮两人开始滔滔不绝地说道:

“如今大汉北伐夺下陇右三郡,而这三郡之中,经整理当地户籍来看有羌胡者多,牛羊更是数不胜数。

因此,休以为可以与那些羌胡多加联系,将彼等的牛羊集中起来,并收集它们的排泄物。”

“这……这又是为何啊?”杨敏听到这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收集如此污秽之物又是干甚?

在场群臣那刚刚提起来的兴奋劲,被李休这么一说瞬间感到有些不怎么靠谱,并且典农令提出让李休闭嘴,这件事情不是他应该能插手的。

但是诸葛亮却并没有让李休就此停下,他力排众议执意要李休继续说下去,典农令无奈只能退回去听李休那不符实际的长篇大论。

“这牛羊排泄物乃是农业粮食增产的必备之物,收集大量牛羊排泄物,并辅以池沼混合浸泡,待半月以上时日,此便是粮食增产之肥料。”

“春种时,将农作物种在田中,把这些肥料均匀填进农田辅以养分,在四个月内,稻谷充分吸收肥料中的营养加快生长,生出的谷粒饱满圆润……”

“因此,休请诸君以此法推行农策,必将使得大汉一年内仓廪满盈,三年内,可有余粮北伐而不动国库之粮,只要有粮在库,北伐又有何难?”

话音刚落,不光精通农桑之事的杨敏都被他的那番话惊得目瞪口呆,而且就连坐在上座的诸葛亮和刘禅两人都有些不可思议,这李休居然有这等能力?

刹那间,寂静的庙堂又一次沸腾起来,武将们纷纷赞叹李休的才能,说他乃是全才之人,不应当任得如此官职。

“李将军,这…汝此言可有依据?”杨敏虽然不信,但他还是想要询问李休,刚才的那些话他能不能保证使得大汉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见正是火候,李休借此机会趁热打铁,便向群臣撒了一个大谎:

“休未及冠时,家中有良田百亩,因好奇农桑之事,又苦于年产量实在是太过稀少,因此便将方才我说此法利用起来……”

听着李休那滔滔不绝的叙说,就连诸葛亮都有些难以置信,自己难不成一直都没发现身旁的亲兵居然是个全才之人。

“陛下,丞相!如若不信,就请试法!以都江堰一块肥沃良田为点,静待三月即可!”

“如今正值初冬,待来年初春时再以此法,本相倒是迫不及待想要见识见识孝然的农桑之能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东晋小军将
东晋小军将
一人而三反?我呸,老子是穿越的,看我刘牢之怎么逆袭!你身份高贵?我呸,老子还是皇族后裔呢!都别吵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知道吗?管你什么门阀世家,胡族豪强,都给我老实点!
秋霜红蜜
大宋小郎中
大宋小郎中
太医院藏书阁一介小书童,神医华陀失传医典《青囊经》。乱世之末,大宋之初。水酒萝卜麦麸饭,桂枝陈皮麻沸散。毛驴铜铃行医路,斗笠蓑衣走江山。无意朝堂为良相,心系疾苦做良医。
柳川
皇歌
皇歌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无疾曰:孔子曰得对!
铜墨皆香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
紫禁城前九重门,百官簪缨南阙来。帽插宫花朝天颜,金殿传胪名声传。十里御街打马过,人称大明状元郎。新书寒门宰相已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
幸福来敲门
空间第一农女
空间第一农女
风嫣然,22世纪金牌特工,一朝穿越,面对的便是被家族除名,除族,不过还好,她曾经的空间跟随她一起来到了这陌生的异世,还得从孩子做起。她是谁?曾经的金牌特工,就算是异世也难不倒她。正所谓靠山吃山,山里可是有很多好东西的,她还有一项是本领,那就是医术,在22世纪她还有一个称号,那就是邪医。实在不行,就医术也不愁吃不愁穿了。外加还有空间的傍身,买些土地,种种花,种种菜,日子那叫一个悠闲啊。极品亲戚来认亲
天使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