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

第35章夹击

吴明彻看着萧摩诃,看着手下的众将士,几个月以来,所有的人都跟着自己吃尽了苦头,不仅没有取得胜利,甚至最后落入敌人的前后夹击之中,令自己的军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错在太自以为是,错在闭目塞听,自以为身经百战,自以为胜券在握,而对别人的劝谏不听不信,甚至冷言冷语奚落部下的忠言劝告,最终却是自食恶果。

吴明彻深悔不已,他的心头如同波涛在翻滚,他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思考着他这七十六年来的人生,他决定,他要做一个勇于担当的男人。

吴明彻对着众人说道:“萧将军所言,是个好计策,然而我们步兵很多,我是一个主帅,我担负着北伐的重任,我不能临阵脱逃,我应该和众将士站在一起,率领大家一起突围才对,萧将军的骑兵部队应该迅速出发,走在步兵之前,不得迟缓。”

当吴明彻话音落下之时,在场所有的人都注视着吴明彻,人们似乎能从吴明彻的眼神里,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这是一个男人的担当,也是一个军应有的担当。

萧摩诃的内心,瞬间被这段英雄式的告白镇住了,看着吴明彻坚定的表情,他说不出一个字。

萧摩诃明白,吴明彻的意思就是让自己先突围,现在突围希望最大的就是自己的骑兵部队了,吴明彻不希望让所有人都做俘虏,他要为陈朝留下最后一位名将。

就在这天当晚,萧摩诃带着自己的骑兵部队出发了,他最后看了一眼吴明彻,虽然无法割舍,但他必须听命。

吴明彻目送着萧摩诃的骑兵向着南方扬尘而去,当飞尘落下,当马蹄声逝去,当萧摩诃的骑兵消失在夜幕之中,吴明彻的内心前所未有地悲凉,他眼角里竟然闪过了一丝泪花。

萧摩诃头也不回地向南一路疾驰,他不敢停留,也许停歇一步就会落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那样的话主帅吴明彻的心血也就白费了。

经过一夜的长途奔袭,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萧摩诃所率领的骑兵终于行进到了淮南,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脱离了险境,也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萧摩诃极目北望,他的内心无比沉重,他知道吴明彻把生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骑兵部队,而吴明彻自己则选择了与众将士共赴生死。

萧摩诃无法预知吴明彻的遭遇,但他知道,吴明彻此时的境地必然是危机重重。

二月份的徐州,春寒料峭,冰冷的泗水河上寒风瑟瑟,吴明彻站在泗水的堤堰上,诚如他当年站在麦田的田埂上嚎啕大哭一样。

这一刻,吴明彻再一次哭了,一行老泪湿润了他的双颊,然而这一次,他的哭泣没有再赢得上天的眷顾,因为战争不相信眼泪。

就在萧摩诃顺利到达淮南的同时,吴明彻已经列阵于泗水河上,他下令全军将士乘上战船,并掘开河上的堤堰。只见上游所蓄的洪水顷刻间冲向下游,一条条战船顺着水势一路向南行驶而去。

吴明彻心里非常清楚,陈主要是步兵,不善陆战,如果从陆路撤退,很难抵挡北周的骑兵,而且水路行军最快,虽然王轨已经在下游设伏,但是,水路仍然是最有可能突围的一条通道。

吴明彻别无选择,他不是不知道王轨已经在下游封了河道,但是,这是目前唯一的一条生路,吴明彻决定搏上一把。

吴明彻的这一决策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当吴明彻带领着陈一路前进之时,河道却越来越宽,水位越来越低,水势也渐渐弱了下来。

此时的王轨则以逸待劳,他已经在淮口恭候吴明彻多时了,看着宽阔的水面下用铁索连接的车轮,王轨得意地笑了。

只见陈所乘的船只刚一来到淮口,就纷纷搁浅了,河面下巨大的车轮将陈所有的船只阻拦,行动不得。

守株待兔的周军顷刻间冲了上来,将吴明彻和他的三万军团团包围,陈瞬间溃败。

自知插翅难飞的吴明彻,此时只能仰天长叹,他知道就算做再多挣扎也无济于事,吴明彻只能选择投降。

吴明彻连同他的三万将士,成为了北周的俘虏,大量的辎重器械也都并入了周军。

自此,第二次太建北伐正式结束。

陈宣帝自以为聪明,原本想趁火打劫,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聪明反被聪明误。

而陈朝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极其巨大的,不仅失去了一位主帅级的名将,而且丧失了三万的精锐部队。

对于陈朝这样一个偏居江南、地狭人稀的王朝来说,三万的精锐兵力,几乎是它的全部家当,代价之巨可想而知。

陈宣帝对自己的刚愎自用懊悔至极,悔不听毛喜和蔡景历之言,如今真是自食恶果。而此时的周陈格局,恰如三百年前的西晋和东吴,陈朝难道要步东吴的后尘?

陈宣帝的内心惶恐不安,他不想成为亡之君,他立即将被贬的蔡景历从会稽接到建康,询问治国之策,并委以重任,他希望蔡景历能帮他复兴陈朝。

由于过度的抑郁和忧思,再加上吴明彻本就患有的疾病(背疮),吴明彻一病不起,就在徐州之战结束的当年,吴明彻病逝在了长安,享年六十七岁。

太建北伐就此结束了,我们也有必要来谈一下天下大势,什么是天下大势?罗贯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概括,那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时的天下大势,就正处在分久必合的节骨眼上。

太建北伐,在南北朝历史上,并不算很著名的战役,也常常被人所忽视,但是,这场战役的意义却是重大的。

吴明彻被擒后,翌年,即公元579年九月,以韦孝宽为首的北周大军再次征讨淮南,并顺利攻克淮南重镇寿春(寿阳),江北之地也纷纷纳入北周版图,一直到了年底的十二月,江北之地悉数成为了北周的领地。

对于北周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陈朝再也没有实力与之争锋,统一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而此时,距离隋朝建立,只差一年零两个月。

如果说,侯景之乱奠定了南北朝北强南弱的格局的话,那么,太建北伐的意义就在于,促成了统一之势。

也许你会问,曾经的前秦以及北魏,都曾统一北方,强盛一时,为何他们没能统一天下?

我的答案只有两个字,矛盾。无论前秦,还是北魏,他们虽然表面强盛,但国家内部却是危机重重,矛盾激化,尤其矛盾,这是贯穿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大问题,攘外必先安内,不是没有道理。

而北周的强盛,已经不再是表面化的,它有稠密的人口,有繁荣的经济,有先进的治、军事制度,民族也已缓和,因而,北周的强盛是内外兼备的。

而反观南方的陈朝,此时的陈朝,在南朝的历代国家之中,是最弱小的一个,经过太建北伐的惨败,更是经济凋敝、兵疲民弱,陈宣帝本人更是志大才疏。

由此可见,统一已经成为天下大势,已经成为历史的主流。

从14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对此,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此时的中国已经接近南北朝的尾声阶段,这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个巨人就是宇文邕,因为只有宇文邕才有能力一统天下,但是,熟知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宇文邕并没有成为这个巨人,真正成为巨人的是杨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一款领主游戏
我有一款领主游戏
什么?我穿越成了贤王李恪?结果赴任益州大都督的时候被追杀险死?太子想着弄死我,长孙无忌也想着弄死我。这也就算了,连益州前都督这种**也想弄死我?李恪觉醒领主系统,可以和玩游戏一样召唤兵种、建设领地、种植农作物……只要苟一段时间,百万大军压境,试问整个大唐,谁敢不服?!
大唐第一皇帝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我姓李名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我是大唐太宗皇帝的嫡次子,生母是文德皇后,舅舅是长孙无忌。我自幼宠冠诸王,长大之后又才华横溢,聪敏绝伦。我那不争气的太子大哥生生把自己给祸害废了,我当然就是最合情、最合理、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我将带领着文臣武将开创一个疆域广袤、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大兴的时代!开创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盛唐,威加海内,万国来朝!
大王叫我来吃斋
三国之凤舞九天
三国之凤舞九天
统帅,武力,马战,步战……玉珏在手,叶欢可否打造三国最完美的大将?天罡斗将三十六,各自为谁?将之集齐又能开启什么样的功能?争霸不是问题,统一不是目的,穿越一回,叶欢要的是打造华夏前所未有之盛世!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刘备:桃园结义何解?悦之可否细说一二?曹操:叶欢,天下虎将耳,元让妙才,子廉子孝,仲康曼成,可群殴之!
诸葛不要太亮
巅峰大太监
巅峰大太监
命里犯桃花!胸中有杀气!一朝穿越成为假太监,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我操起了屠刀!“皇帝老儿,和你商量件事。”“你的江山我帮你坐,你的皇后我来照顾!”我是萧策,大乾九千岁!
浪浪山的猪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九九六加班狗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一醒来第一天就和亲爹对簿公堂。“陛下,我要状告大明开国功勋韩国公李善长狎妓!”李余义正严词道。“大胆李余,倒反天罡,你敢告你亲爹?”朱元璋一拍桌子怒道。“陛下,别拦着臣,臣要砍死这不孝子!”年过六旬的李善长哗啦宝刀出鞘,往李余脑袋上砍去。“住手!亲家且慢动手,你若是杀了这憨子,咱女儿就得守寡啊!”朱元璋大喝一声。
兔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