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从黄巾小兵开始
- 张燕穿越到了汉末乱世,成为邺城内的一名黄巾伤兵。此时,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开始遭到了官军的迎头痛击,在卢植的指挥下,张角连战连败,眼看城破在即。张燕本人却因深受重伤,无法行动······
- 温湛
燕国国书及屈震所言,已经表明,从此以后,东平不再是燕国属国,而是又享有了八十多年前那个帝国的尊荣!
并且燕国竟然还归还了当年安平之战后,东平忍痛割让的云州府!富饶之地,商贾云集,又是东海边最大的港口,这真是天降喜事啊!
加上自此两国不会有战事,百姓可以休养生息,屈震一举洗去了八十多年前的东平国耻,重新黄袍加身,这“中兴之主”的圣君名号怕是坐实了。
随后,赵俨知趣地退下,刘大监又掏出一道事先预备好的圣旨,开始诵念:“皇帝有旨,今虽与燕国盟好,战事平息,但军事乃国之根本,即日起抽调重明军五万精锐之师,组建东平禁军,其余将士分拨各镇,充实守军。重明军旗号甲仗自此裁撤弃用,钦此!”
“不可!”屈羽心里顿时恍然大悟,随即震怒!
屈震分明是拿重明军作为筹码,来交换自己的皇帝名号!拿东平最大的倚仗去交换一时的虚名,愚蠢至极啊!
殿内群臣都在宦海沉浮多年,又怎能不知?只是大多都是文官,对他们来说,重明军的价值,远远不如屈震恢复帝号,安邦兴文来得实在。因此并未有人附和屈羽……
屈震似乎早就料到屈羽会当廷提出异议,淡淡地笑道:“皇兄,你有何异议?”
屈羽勉强控制自己的情绪,仍是躬身行礼道:“王……陛下!重明军是我东平历代先王呕心沥血铸就,隐忍多年,只是为了防止敌国狼子野心,鲸吞东平河山!这是敌国的心腹大患,也是东平最大的倚仗!如今贸然裁撤旗号,将士们会如何想?百姓们会如何想?臣请陛下三思!”
“你说的敌国难道就是我燕国吗?君相大人!哦,外臣失言,应是国相大人!陛下已恢复帝号,一国岂容二君?!”赵俨冷笑着在一旁讥讽道。
一国岂容二君?此等诛心的言语,不仅殿内群臣尽皆发颤,甚至连端坐龙椅的屈震都有些变了脸色。
屈震嘴角微微抽搐,随即还是矜笑着说道:“赵侯爷多虑了!燕国对我东平友善之至,怎会是敌国,误会了,误会了!”
“皇兄,朕知你一心为国。但此番重明军并未遣散兵卒,只是去了旧时的旗号,组建新的禁军罢了!你不要再说这些,伤害两国情谊的言语了!”
“陛下!重明军怎么能说是旧时旗号?它是列祖列宗传承下来,是我东平子民心中信念所在!臣是屈姓子孙,不敢抛弃祖训,恳求陛下三思啊!”屈羽实在是揪心,眼睁睁看着屈震沉浸在称帝的喜悦中仍浑然不知,愤而下跪叩首。
“咚!咚!咚!”满朝大臣目睹国相屈羽心如磐石般,朝地上一下又一下,重重地磕头,听得是心惊肉跳,但大多都是冷眼看待。
屈震一扫群臣冷漠的神情,心里暗喜,随即嗔怒道:“皇兄,不要如此相逼!你方才说不敢抛弃祖训!难道你的意思是,朕就不是屈姓子孙,朕抛弃了祖训吗?”
“陛下息怒!国相出言不逊,陛下责罚便是,切莫伤了龙体啊!”
“陛下!如今陛下恢复帝号,又平息两国战事,更是收回了云州港!功在千秋,堪称一代圣君!国相恶言相向,侮辱友邦,污蔑陛下,求陛下严惩!”
“请陛下严惩国相!”
人的记忆往往不是随着时间流逝,而是利益使然,竟可选择性地去遗忘。
旦夕之间,如今的群臣恍若无视了昔日屈羽那一人之下的国相之威,也忘记了他多年呕心沥血,甚至亲赴沙场、力挽狂澜的壮举。
屈羽磕得前额已是青肿渗血,闻听群臣所说,又想到仿佛就在宫变那日,自己在朝中辛苦培养的门生党羽全部死于狱中,此时的他在朝堂上无限悲苦凄凉。
不对!秦世忠呢?屈羽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一直忠心耿耿跟随自己的这位亲家,那日他也在狱中,得亏幸免于难。但是之后多次交谈,也并未提及狱中之事,只是闪烁其词,说自己当时晕厥过去,全然不知……
屈羽叩首之际,暗暗瞥向殿内秦世忠的方向,只见他此时竟然朝自己摆出了若无其事的冷漠神情!
“罢了!刘大监!快把皇兄扶起来!”屈震见屈羽冥顽不灵地一直在磕头,十分厌恶。
刘大监连忙招呼了几名内侍,使出全力才将满脸鲜血的屈羽拉将起来,强行按在相位之上。
“好了,朕如今要宣布一事,重明军裁撤一事,十五日为限,必须完成!秦世忠!”
“臣在!”
“朕拜你为护国大将军、安阳侯,统领禁军,授虎首金牌,予你相机行事之权!”
秦世忠表情立刻从方才的冷漠无情,变为欣喜若狂,难掩激动地上前高声叩谢:“谢陛下!臣一定不辱使命!”
……
秦世忠?!原来如此!!……屈羽仿佛灵魂瞬间被抽离一般,大脑一片空洞,始终不敢相信眼前此景!
退朝之后,群臣无一例外,纷纷拥着风光无限的护国大将军秦侯爷,一路奉承而去。
而自己却仿佛与世隔绝一般,屈羽久久呆滞,瘫坐在相位上,无声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