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驱魔人,从武馆走出的驱邪师

第566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哼!”

东方珏气如牛喘,根本不想接话。“苏星跃何在?!”

“回禀陛下,苏星跃现在西郡,西郡局势虽然略好,但是听说符剑司在那边也有不小的损伤,包括苏星跃司主本人,也是在跟四品邪灵的大战中受伤。”

冯啸天回答。

东方珏愤然拂袖,破口大骂:

“废物!”

“全是废物!!”

冯啸天脖子一缩,不敢伸头。

他知道,东方珏的怒意全是来自于对三郡驱魔殿的不争。

昨夜接到三郡急报求援,东方珏一夜未眠。

今天早上,得知三郡的邪灵渐渐退散,方才想到了人手更加紧张的南郡,结果派了拱卫司的人询问战况,得到的却是南郡局势稳定,已经肃清掉大部分邪灵的捷报。

三郡驱魔殿分殿,每一个分殿至少有超过百位燃灯境驱邪师,四百名三品武者……

南郡仅仅只有不到二百名三品修为的驱魔人,人手不及三郡的一半。

再看战绩。

三郡对邪灵的战绩几乎都是惨败和击退;

南郡方面,斩杀四品邪灵五头;斩杀三品邪灵二十七……

要知道,自从高耀被调出南郡,整个南郡就再没有驭物境的驱邪师。

南郡在这种情况下,拿出了一份辉煌的捷报,把其它三郡的脸都抽红了!把东郡驱魔殿的脸给抽肿了!!

东郡是武朝粮仓!

东郡更是武朝倾注了大部分守备力量,甚至下放了一座法阵,打造出小武都的地方。

结果,被东方珏认为最稳妥的一座郡府,交出了一份震裂三观的战报。

惨不忍睹!!

东方珏发怒之际,封四海驾临:

“陛下,臣有事要禀报。”

看了一眼冯啸天,后者如蒙大赦:

“臣告退。”

东方珏收敛怒容,揉着太阳穴,道:“殿主你来得正好,今天晚上,只能请你亲自前往东郡坐镇了。”手机\端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虽然对东郡局势颇多怨念,但是东方珏知道,东郡绝对不能出岔子。

武朝的粮仓一旦出事,就是波及整个武朝数亿人口的粮荒,会饿死更多的人。

封四海面沉如水,道:

“陛下,本殿刚才查问过史官,翻出了过往几十年的记载,发现这一次的邪灵动荡,与十年前精怪祸乱有些出入。”

“寡人已经知晓。”

东方珏闭目,一脸头痛地道:

“十年前精怪祸乱虽然危险,但是不曾出现过大批邪灵入侵的情况,这也是三郡措不及手损失惨重的罪魁祸首。”

谁也不曾想到,小暑到来,精怪突然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邪灵大肆入侵,肆虐武朝。

“臣要说的,不是这件事。”

封四海凝视东方珏,掷地有声道:

“根据史官记载!三十年前,武朝大地上曾经出现过类似的事件,精怪祸乱未起,邪灵入侵,结果武朝各地出现了大量的高品邪灵!持续时间虽短,但是各地粮食冻结,颗粒无收,为武朝带来了最为惨烈的一次粮荒,最终导致后面的三年饿殍遍野,我们武朝的人口直接减少了五千万!”

东方珏双目圆睁,一屁股坐倒在龙椅上。

作者有话说:

明日开始恢复五更!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