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

第三百零一章 收买高手,前提呢?(1更)

哪怕是沉稳如张良,也被冯逍这百变的风格,差点闪断了小腰。

这和刚才那个大义凛然的贤士,完全就不是同一个人啊。

莫非,这就是名仕风范?

看着着魔似的,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冯逍身上的孙子,张开地不由摇了摇头。

往日里还认为自己这个孙子非常优秀,但今天这番进退失据的表现,才体现出了一个年轻人的稚嫩。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以往沉浸在仇恨之中,无法自拔的张良,有些太过阴沉。

反倒是今天这番一惊一乍的形象,才有了年轻人最该拥有的朝气和活力。

原本的历史上,张良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完全为了仇恨而活。

和那些六国覆灭后,生活都无法维持六国贵族不同,张良的家业还是非常富裕的。

能够数年如一日谋划着刺杀始皇帝,没有一定的财力和人脉,那简直就是玩笑。

所以,起码就张良的前半生而言,他的家族应该还算是颇具实力。

但哪怕有着富裕、稳定的生活,张良依然沉浸在复仇的执念当中不可自拔。

甚至为了复仇,他连自己弟弟的葬礼都是草草了事。

可以说,复仇这项大业,几乎成为了张良前半生的生存支柱。

如果没有秦末的大乱,刘邦的崛起;如果秦朝再多坚持几年,张良甚至说不定都能走火入魔,陷入执念而毁灭了自己的人生。

最起码,一个生活当中只存在于复仇的人,是没有光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刘邦大肆分封天下的时候,本能封王的张良,却果断婉拒了刘邦的“好意”。

因为张良看淡了一切,随着秦朝的覆灭,他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东西了。

富贵于他,如浮云一般。

而因为心有追求,和张良同一水平的萧何,就看不破功名利禄。

这并非是萧何不如张良,而是因为张良不在乎了。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最后张良竟然跟着道家修道去了。

拥有着杰出的才能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却放弃了发挥自我才华的机会,去修炼缥缈的道。

如果不是看淡了一切的情况下,张良如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别说什么因为刘邦的猜忌,以张良的政治智慧,哪怕有着刘邦的猜忌,在朝堂上保存自身,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归根到底,还是张良自身的心理问题。

而如今,张开地还活着,家仇没有了。

唯独剩下的就是韩国灭亡的国恨了。

但张良毕竟只是韩国丞相张开地的孙子,本身既不是韩王,又不是韩国官员。

那么他对于秦朝的仇恨是有限度的,是可以化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冯逍愿意和他辩论的前提。

虽然面对着历史上的光辉,冯逍的心情也是非常的独特。

但是再杰出的人,还能越过始皇帝去?

面对始皇帝,冯逍都能冷静地以自身安全为要,更别说张良了。

如果一旦确定张良的仇恨,已经无法化解,那么冯逍绝对会无视一切因素,直接让他消失。

来自于现代的冯逍,虽然对于杀人这件事心有抵触,但一切都是在不威胁他的安全得前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帝国由中世纪开始
帝国由中世纪开始
异世界梦幻之地,伟大的帝国由中世纪开始!
大大抛抛堂
大明的气节
大明的气节
嘉靖年间,看似稳固的大明帝国,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俺答兵临京师城下,倭寇处处烧杀掠夺,此时的大明就像是一艘即将倾覆的大船,嘉靖努力过,却丝毫没有减缓大船倾覆的速度,反而沉没得更快一些。危在旦夕时,嘉靖终于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曾经屡次挽救他于水火中的男人。
梁弓
暗战
暗战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留存!在国家和民族危难关头,有人挺身而出,找到了挽救危亡的道路。为了坚持信念,宁愿隐姓埋名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奉献一切牺牲一切,周旋于侵略者和敌人中间。谨以此文纪念这些无名英雄!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暗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丁丁猫
召唤之极品太子爷
召唤之极品太子爷
开局太子爷,江山全靠抢,得三国召唤系统,召关公,唤诸葛,这天地,朕为至尊!
九天观月
水芸县迷案
水芸县迷案
水芸县一群淳朴之人的日常生活。还有一个突然来到此地的外乡人。没有惊天动地的火花四射,只有日常琐事和柴米油盐。
清波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