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一百零七章:医学院和医疗司(感谢书友“幻羽呀”的支持)

皇明医疗司统筹管理大明所有的药店,医馆,所有药店和医馆必须要拿到许可证方才能够继续营业。

当然,一开始只是在京城之内推广,后续逐步囊括整个大明。

医疗行业无论从哪个时代都是暴利的,毕竟哪个时代从来不缺少富豪,而富豪也会生病。

皇明医疗司统筹大明医疗行业改革,严格把控药材质量,对验证有效的处方药进行规模化生产和推广,促使整体上的医疗费用降低。

对医学书籍进行收纳,整合,编写第一版大明医疗教材,划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病科等若干门类,对不同的门类进行系统整合。

皇明医学院的宣传口号是“让每一个大明百姓远离病痛”。

而皇明医疗司的口号则是“让每一个大明百姓都看得起病”。

当代还是有些医学大拿的,比如陈实功,这位撰写了《外科正宗》,全书二十余万字,从病理到临床症状,再到治疗根据和方法,写的非常详细。

这位老先生已经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到他这个年纪,最重视的就是传承。

听到皇明医疗司的建设以及皇帝的召见,他当天就启程从江苏往京城赶来。

类似于陈老这样的医学家还有很多。

华夏古代重视医德,所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都是有着兼济天下的志向所在。

现在《大明周刊》和《煌夏日报》在北直隶,山东布政司,山西布政司,陕西布政司,辽西地区,河南布政司等地的分社足有七十多家。

由煌夏商会直属的机械加工厂出产的印刷机,如今推动了整个大明印刷业的革新。

京城的总报社,一晚上可以印刷出十万份报纸,成本在机械化生产之后压到最低。

因为商业流通,购买报纸的人也很多,十万份报纸京城完全可以吃得下。

而一份同一内容的报纸,各地想加的总印刷量达到百万份以上。

报纸卖的多了,广告费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报社每个月流水达到了二十多万两!

别看一份报纸仅仅需要银钞三分,但架不住量大,刨除各种成本之后,一个月也有十万两纯利。

当然,对煌夏商会来说,一个月十万两的利润并不算多,但报纸对舆论的掌控,才是关键。

比如关于“皇明将士陵园”以及“皇明医疗司”成立的事情,经过报纸的宣传,一个月之内传遍了整个北方地区。

很多热血青年人决定弃笔从戎,投身军伍;也有很多年轻人想要进入医学院,为大明百姓减少苦痛。

药材生意的利润很少人看得到,或者说看得到的人并不会将其公布出来。

只有涉足其中,才能了解到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笔惊人的财富。

皇明医疗司将医药行业规范化,要求凡是挂着“医馆”牌子的才可以行医,卖非处方药,而开设医馆的要求则是需要至少有一名经过医疗司的考核的“正式医师”。

医疗司对医师等级进行划分,分别是,见习助理医师,普通正式医师,高等正式医师与特级正式医师。

除了医馆之外,专门卖药材的叫做“药店”,不能给人看病。

医馆和药店均有评级,不同等级的医馆和药店,对医师数量,药师数量,器材,安全设施,卫生条件等等均有要求。

当然,一切在初建阶段,需要一步步加严管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