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是一个奸臣

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秘长安

不久之后,五十万军中流民的事提上了日程,又经过三次朝议,由户部、工部将事情揽下,划地、建房、开坑农田、发放农具、种子,一年里的口粮都是繁杂细致的活,耿青也参与其中,整日都在皇宫四部走动。

毕竟五十万人迁徒,跟之前携裹已经不同了,需要分批次安置,庞大的数量仅仅记入人丁名册,就需要十多辆大车。

而军中将帅那边,对于这些流民并不太过在意,一来有皇帝压着,不好多说,毕竟是为齐国将来考虑,二来,众将心思还是放在削减私兵,和精简兵将之上,到底要如何做,耿青并未透露具体,让部分将领心里有些窝火。

言语上对耿青越发激烈,甚至有了动手的意思,最后又被孟绝海一批将领弹压,话语里深信走强兵之策是对的,双方关系对峙一月,也渐渐磨出了火气。

八月初六,五十万流民的迁徒安置还在持续,朝议上,耿青已经将削减私兵、精简军队的政令下来。

天光灼热,蝉鸣在窗外绿茵歇斯底里的嘶鸣,沉闷的空气令人瞌睡。

耿青坐在中书省公房,看着手中流民安置的汇总,五十万之巨的数量,实则统计下来,并不足那么多,甚至不到四十三万人,安置途中也有不少人因为饥饿死去,好在数量不大,户部那边也在尽量与刑部库房那边协调接济粮的事,顺利办下来,今年冬天前,该是能将全部人安置妥当。

看了片刻,耿青将这些数字放下,锁进抽屉,随后拿过桌上另一张盖有玺印,准备签发下去的兵政圣旨,唤来赵弘均,将圣旨给他,拿下去签发各方。

胖男人也跟着耿青从刑部跳到中书省了,本来给他找栋院子搬出去,然而,赵弘均的话说,一起出来的,自然要坐在一起,他哪儿也不去。

上个月,他还将随身那个侍女,纳为一房妾了,原因是侍女怀上了他孩子,随后的这段时日,做事颇有干劲儿,不过那虚头滑脑性子还是没改。

“过了冬天,我孩子就出来了,你要是还没成婚,就拜你当义父,如何?”赵弘均随意整了整那圣旨,没有丝毫小心。

耿青放下毛笔,抬起脸看他一阵,笑着摇摇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叮嘱几句小心做事的话,便出系上玉带,穿着这身能捂出痱子来的官袍出了中书省,马车驶离时,数十个从军营挑选的士卒跟在车架后面。

帘子一摇一抚,外面光芒、与车内的阴影不停在他脸上停留。

“大春,等会儿你小心一点。”

安静里,耿青轻说了一句,待到离开皇城进入坊街,外面陡然传出喧哗,行人、商贩‘哎哟’‘怎么回事’的叫喊声里,有炉子轰的朝这边飞来,驾车的大春,随手拿起铁锤将它砸碎,弹开的碎片飞溅四周的同时,喊杀声骤然而起。

“是那奸相车辇——”

“杀他!”

凶戾的喊杀声如同潮汐般从四面传来,耿青半垂眼帘,手指撩起布帘往外看了一眼,又放下。

外面,兵卒已经将马车围了起来,一部分腾出来的士兵迎上刺客,耿青不知道对方多少人,但外面全是呯呯的金属交击的碰撞,偶尔有声音惨叫。

不久,街上的声音渐渐变得安静。

有人靠近车辆,低声道:“耿相,刺客留下一具尸体逃遁了,卑职等是否追杀?”

帘子里,耿青端着杯子,放到薄唇间轻抿了一口。

“不用,让刑部或京兆伊去。我们回府,明日,本相会将此事奏到陛下面前。”

长街上,队伍重新回到马车后面,去往下一个街口,留在地上的鲜血、尸体很快被赶来的衙门差役清理带走了。

翌日一早,当朝宰相被行刺捅到了朝堂,听到耿青说起行刺一事,众文武似乎有着默契,都没有选择说话,这种时候杀人,不难想象是为何事。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

八月十一,盖洪出城去往城外军营途中,遭遇刺客伏击,手臂中刀负伤。到的下午,他领了麾下五百士卒进城,将王播名下的两栋酒楼打砸一通,还将楼给推了.......

不久,听到消息的王播带着兵马赶到,一拨人当街厮杀起来,孟绝海、尚让赶到时,互有死伤,两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势。

有人敏锐的感觉到,长安的气氛似乎越来越有些诡秘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