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故造反

第143章 步步被动

“快,继续向太原的方向前进!牵制住雁门军,不要让他们追过来!”

王仁青眼看着自己的大军已经散开阵型,现在一边跟雁门军交战,是不可能再次重整为圆环阵与项阳的后续大军纠缠的。

王仁青再是不愿,也只能领兵尽快地向着太原城而去。

现在他想的,已经不是带着“尽可能多的”残兵撤退了,而是能逃出多少都随缘吧!

王仁青想到这里,已经毫不负责任地将他手下的将士抛下,甚至都没有多回头看一眼那些依然在与雁门军撕杀的手下。

王仁青的心里只是在“算帐”而已。

现在他抛下的大军数量虽多,但是抛下了他们不等于让他们被全歼。

这么广阔的战场,大凉军又刚刚经历了一整场大战,体力必定也存在问题。

他们不可能追着四散而逃的大军一直将其追杀至死,分散的逃命大部分都能保得性命,逃回太原。

王仁青自认为只要他能逃回去,一切皆有可为。

他和亲卫依然有战马,此时完全放开了速度。

“那就是王仁青本人了!追!”

项阳看着战场形势,六千雁门军依然钉在原地,足以牵制两倍于他们的敌军,剩下的敌人呈溃散之势,虽然这是极好的追击时机,但是一万余敌军,与王仁青相比就不够看了。

就算王仁青有战马,逃命的速度极快,项阳也想拼一把,赶到太原城之前把他截下!

王仁青带领着少量亲卫没命地逃跑,几乎已经能看到太原城的城墙,心中稍稍放松之后,一股悲凉的情绪涌了上来。

不论王仁青怎么自我安慰,将来怎么依靠太原城挡住大凉军,有一点都无法改变,这一战,他败得一塌糊涂啊。

明明他带着两倍于敌的兵力主动出击,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稍稍回想这一战的经过,王仁青发现,自从背后出现那支万人军队之后,一切都是他被牵着鼻子走,一串的连锁效应,敌人几乎没费什么代价就将他的大军接连击溃。

王仁青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冲动,他想要到另一侧,看看他的左翼军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不过,这只是突然冒起的一个想法而已,王仁青对自己的性命视如珍宝,岂能轻易涉险?

太原城就在眼前了,可不要再出现别的变数就好。

他的心里正想着,突然身旁的亲卫发出一声惨叫,整个人栽倒在地。

“怎么回事!”

王仁青极为慌乱地扭头看着,这时才发现,背后竟然有一股骑兵已经追到不远处了。

“混帐!竟然到这里都不放过我?”

王仁青又惊又怒,而且他发现,这支骑兵很可能真的能截住他们。

王仁青等人的战马一直处于奔逃阶段,刚刚摆脱雁门军的纠缠,决定一股作气逃回太原的时候,战马力气还算充足,但是一路跑到这里,他们的战马速度已经下降了许多。

反而对方这支骑兵明显有备而来,经过了中途换马,现在战马的速度是胜过他们许多的。

“快,去挡住他们!”

直到这时,王仁青依然再不掩护他自私自利的作风,对于这些跟随他多年的亲卫毫不犹豫下达了最冷酷的命令。

反正十几万大军,最后都不知道有多少能逃回太原城中,这区区百余人的亲卫,又顶什么用?将来的太原守城战,需要的只是能在城头上送死的炮灰而已。

王仁青对手下无情,这些亲卫却并没有无义。

他们当年都是被王仁青一手提拔,委以亲卫之任,在军中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这些亲卫自认为是王仁青的“子弟兵”,在这种危急时刻,为主公赴死也是应该的。

在大凉王朝的时代,还是有一群不看形势的愚忠之人。

项阳冷冷地一挥斩.马刀,他手下的骑兵开始加速,杀向王仁青的亲卫队,而项阳自己则趁着手下的掩护再加上他座下的神驹,快速越过了交战双方,单骑向着王仁青追了过去。

王仁青座下也算是匹好马,但却远不能跟项阳的神驹相提并论。

“一个人?”

王仁青看着两人的距离越拉越近,他显然不可能在被追上之前冲到太原城下,甚至连太原城头的弓箭手都指望不上。

太原城内已经发现了异常,城门打开,杀出来一队骑兵看起来是想要接应王仁青的,但是按现在的速度,他们还要一段时间才能飞驰过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