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第一百一十七章:隋炀帝

至于为什么要问于谦,其实是因为徐有贞找于谦给自己说情,于谦提了之后,朱祁钰没同意。

徐有贞以为于谦答应了自己却言而无信,再往后就是徐有贞跟刚直的于谦政见不合,这才有了后来的天顺朝蛊惑朱祁镇杀于谦。

现在他自然不想让这事重演,有些时候吧,你认可一个人是想要全方位的保护他的。

见众人没有意见,朱祁镇便道:“既然人选定下来了,朕就说说朕的打算,这次的水利工程朕称为: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始于教员在一九五二年视察黄河时提出,属于华夏大地的战略性工程,当代长城。

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

(本章未完,请翻页)

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

而且直到他穿越的时候,总体工程进度也还在初期阶段,中线、东线工程(一期)完工,西线还处于规划阶段。

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对现代化的后世来说还尤为困难,更不要说对于现在的大明,苦民更有甚于隋炀帝时的京杭大运河。

“皇上,您这是,这是!”高谷大喊着,只是话却怎么也说不下去了,他总不能说皇帝跟隋炀帝一样吧?这不是咒大明二世而亡?

不过传到朱祁镇这不算建文也是第五世了,再怎么也好听一些。

朱祁镇没说话,他当然知道未说出来的话是什么。

见皇帝并没有恼羞成怒,稳如泰山的样子,于谦紧皱的眉头也松开了。

是了如何皇上也不会做这等的蠢事,自己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高谷说着见朱祁镇也不反驳,自己也觉的没趣,丢下一句:“若是您真的执意要如此,那臣就只好请辞,还请陛下三思!”

朱祁镇点点头,“怎么,说完了?”

见那高谷还是一脸愤愤然,朱祁镇只好开口解释,“这南水北调的设想大家怎么看?是不是都觉得跟隋炀帝的大运河一般?要亡国的?”

见皇帝这么问话,其余人都不敢说话,只是张益出人意料的点头承认。

“皇上圣明,这南水北调之法确实气吞山河,只是以大明目前的国力来说,还不足以支撑如此巨大的工程。

臣以为还是多做谋划,先将眼前紧要的事情处理好了,其他的以后再徐徐图之,您看如何?”

朱祁镇本就是随口一提,见张益给了一个台阶,本准备下来,却看于谦微不可查的摇头。

心思一转已是明白,这是让自己维持好帝王的威严,千万不能做那朝令夕改的君主。

做一件事一定要有自己的考量,就算要搁置也要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不能让朝臣以为自己好拿捏了。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大明永乐十五年,朱棣意欲北伐阿鲁台部,太子朱高炽联合百官反对。唯有汉王朱高煦站出来支持朱棣,群臣反对激烈,朱棣怒斥太子百官,当机立断决定让朱高煦来监国。史称“汉王监国”!从此开启大明盛世,威加海内,四海来朝!朱高煦:“朱棣?那是太上皇兼任朕的征北大将军罢了!”
西湖书生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穿越回北宋。父亲是苏轼,一家人刚刚离开了黄州东坡,日子眼看就要好起来了;不过由于苏东坡众所周知的嘴欠加横跳,没几年功夫,又是一路扁扁扁扁扁,去开启南方美食图鉴了,自己就是历史上那个一路从惠州跟到儋州的小坡。这一年,苏过十三岁;距离神宗皇帝去世还有一年;距离王安石和司马光去世还有两年;距离哲宗皇帝亲政还有九年;距离端王赵佶君天下还有十六年;距离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还有三十一年;距离靖康之乱,还有四十二
楚庙寒鸦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千古一帝乔装成富商,路过邯郸一小县,名曰桃源。原本以为此处位置较为偏僻,百姓生活较苦。但谁料这里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治安井井有条,甚至地上踩着的路,都要比咸阳好上不知道多少。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秦始王是闻所未闻。秦始王:“如此治世之大才,朕怎么也得见上一面。”心念之下,便出发见县长。但接下来的见面与接触,彻底让秦始王傻眼了。贪污,受贿,纵容买卖官位,官商勾结,各种坏事做尽。印象中的治世能臣
西部活阎王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我,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大明朝第一个举家自焚的皇子!咱一岁能言,二岁识文,三岁便和大儒谈论诗词典籍...努力,努力,再努力,不为老朱求我当皇帝...只为了能够活下去...苟到永乐年,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可是...朱柏:“父皇,仙人说.....仙人抚我顶.....”朱元璋:“咋?你要摸咱的脑袋?”朱元璋:”朱棣,你个狗杂种,你怎么当上皇帝的,还敢称祖,出来给咱好好解释一下!“…嬴政:柏儿,你
贫道不戒色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我是镇三山黄信!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江山美人,我全都要!
老黄怒发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