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明

第两百一十三章 痛入骨髓

黄立极等四人心头惊疑不定,等崇祯说完,还是不明白崇祯这转折的意思。

“臣等领旨。”四位阁臣,抬起手,异口同声。

崇祯嗯了一声,道:“国事维艰,弊政丛丛,朕希望诸位卿家能够体谅朕心,用心国事。”

四个阁臣躬着身应是,他们都是人精,能确切的猜到,崇祯一大早来内阁,肯定是有目的的,但一时半会儿,他们难以猜透。

崇祯说完,站起来看着四人道:“朕已经告诉六部九寺,内阁,是我大明最高的行政机构,不能越级奏事,今后,六部须向内阁汇报,内阁要扛起责任来,不可推脱敷衍,更不可相互掣肘,人浮于事……”

黄立极,张瑞图,周道登,杨景辰四人齐齐怔住,直直的看着崇祯,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自崇祯继位以来,直辖六部,架空了内阁。内阁为此也几番明里暗里的出手,想要拿回权力,都无疾而终。

现在,崇祯直言要求六部向内阁汇报,令他们心头震动不已。

‘要出事!’

四个人,几乎心底同时冒出这三个字来。

联想着近来的事情,黄立极等人,敏锐的察觉到,要有大事情发生了!

崇祯可以清晰的注意到,张瑞图,周道登,杨景辰面上,眼神里闪过紧张,恐惧,忐忑之色,又瞥了眼老脸不动的黄立极,笑着向外走,道:“朕就是随便走走,诸位卿家做事吧,不用送了。”

不管黄立极四人如何震惊,揣度,还是急急抬手道:“臣等恭送陛下!”

崇祯径直出了内阁,没有理会内阁这些人的想法,转过会极桥,直直的看向端门方向。

这一直向南,就是承天门。

崇祯静静的站了一会儿,自语道:“明年,就得补齐内阁,以内阁领六部,专心政务了。”

王承恩跟在身后,微躬着身,神色如常,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

崇祯思忖着,转身往回走,忽然道:“魏忠贤在忙什么?”

王承恩跟在崇祯边上,道:“回皇爷,魏太监近来一直在府里,没有出来过。”

崇祯眉头一挑,忍不住的笑了起来,道:“有趣了。”

崇祯从来不曾小看魏忠贤,这位现在躲在府里不出来,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崇祯慢慢走着,道:“接下来,会有一场恶战,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京城里,必须要稳住。你的东厂,要做点事情了。”

王承恩神色一肃,躬着身道:“奴婢领旨。”

崇祯踱着步子,道:“传,刑部,都察院,顺天府,英国公来见朕。”

“是。”王承恩道。

崇祯回到东暖阁,便继续批阅奏本。

等刑部,都察院等一干人来后,崇祯面授机宜,要求他们严阵以待,确保京城的稳定。

曹于汴,英国公张维贤都已经知道了,也就刑部与顺天府还不知情,但有崇祯的旨意,哪敢怠慢,纷纷沉声应着。

在崇祯的一系列安排下,京城里,顿时不动声色的发生着种种变化,内紧外松。

到了午饭的时候,崇祯来到了指挥室,与五人在饭桌上说着备战的事。

崇祯端着饭碗,看着五人,道:“无需拘谨,时间紧急,咱们边吃边说。诸位卿家那些手稿,朕看过几张,有没有统一的想法?”

五个人中,孙承宗的地位最高,又是辽东督师,在其他四人的注视下,他放下筷子,躬身向崇祯,道:“陛下,臣等仔细商讨再三,均认为,不可正面迎战,须以守代攻,消耗建虏。以佯败,退到坚城要塞,坚守御敌,待敌疲,粮草不济,围之,尾之,谨慎追击,择时机,一战而定。”

崇祯慢慢给碗里夹菜,神色不动的听着,思索着。

孙承宗这套战术,非常的保守,之所以保守,还是因为大明军队,没有与建虏野战的能力。同时,也是要确保万无一失,一旦出差错,就可能波及全盘,以至于建虏兵临京畿城下!

崇祯吃了一口,道:“有没有办法合围,将建虏全部留下?”

李邦华,袁可立,孙传庭,杨嗣昌等人神情微动,目光都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沉吟片刻,道:“陛下,合围……臣担心,一旦出了城,容易被建虏侦骑发现,可能会去而不返。”

崇祯心里轻叹,这就是大明军队的现状,面对建虏,根本出不了城,一旦出城,面临的几乎是必败的结局!

“你们是怎么布置的?”崇祯放下手里的碗。

孙承宗等五人担心崇祯执意合围建虏,不放走一个,是以十分谨慎。

见崇祯问话,作为兵部尚书的李邦华道:“陛下,经过臣等商议,天津卫孙巡抚,带吴襄,赵率教等,合并三万,驻守蓟镇。登莱袁巡抚领曹文诏,保定总督等,合并三万,驻守迁安。臣亲领杨嗣昌,遵义巡抚,保定巡抚,合兵五万,驻守遵义。宣府总兵,满桂等,驻守蓟州,三河……”

蓟镇的地图,都在崇祯脑海里,顿时总体防御图,就出现在他眼前。

他对军事是不怎么懂的,不敢乱插手,虽然有些不甘心,还是道:“就依诸位卿家所言。李卿家,你来写调令,王承恩,拿朕的大印来。”

李邦华,孙承宗,袁可立等人顿时心头一惊:陛下,这就准了?

他们一直在担心,担心崇祯会固执己见,要坚持全歼建虏,会对他们的计划强行做出改变。

再说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几人,三言两语,就这么决定了吗?

这在以往,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是必然要开朝议,争论不休不知多长时间!

“是。”王承恩应着,转身出去。

崇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扒了两口饭菜,也感觉不出什么滋味,道:“这样安排没什么不对。此战之后,朕要建骑兵,一支可以肆意纵横的骑兵!”

李邦华,孙承宗等人能从崇祯话里感受到他的压抑与不甘,彼此对视一眼,孙承宗开口道:“臣赞同陛下之言,满桂久在蒙古,善于骑射,勇猛无畏,熟知兵略,可领骑兵。”

崇祯点点头,放下碗,看着一众人,面色冷然,沉声道:“朕,不管你们怎么排兵布阵,这一次,即便不能将建虏打死,也要打痛,痛入骨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逍遥废太子
逍遥废太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周太子,开局被废,不得回京。我摊牌了,我是主角,智商碾压,杀猪套起家,现代科技,赚钱就是这么简单,逆天谋略,权谋算尽文武百官,父子情深,皇帝被我感动得稀里哗啦。
金锦川
我有一款领主游戏
我有一款领主游戏
什么?我穿越成了贤王李恪?结果赴任益州大都督的时候被追杀险死?太子想着弄死我,长孙无忌也想着弄死我。这也就算了,连益州前都督这种**也想弄死我?李恪觉醒领主系统,可以和玩游戏一样召唤兵种、建设领地、种植农作物……只要苟一段时间,百万大军压境,试问整个大唐,谁敢不服?!
大唐第一皇帝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我姓李名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我是大唐太宗皇帝的嫡次子,生母是文德皇后,舅舅是长孙无忌。我自幼宠冠诸王,长大之后又才华横溢,聪敏绝伦。我那不争气的太子大哥生生把自己给祸害废了,我当然就是最合情、最合理、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我将带领着文臣武将开创一个疆域广袤、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大兴的时代!开创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盛唐,威加海内,万国来朝!
大王叫我来吃斋
三国之凤舞九天
三国之凤舞九天
统帅,武力,马战,步战……玉珏在手,叶欢可否打造三国最完美的大将?天罡斗将三十六,各自为谁?将之集齐又能开启什么样的功能?争霸不是问题,统一不是目的,穿越一回,叶欢要的是打造华夏前所未有之盛世!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刘备:桃园结义何解?悦之可否细说一二?曹操:叶欢,天下虎将耳,元让妙才,子廉子孝,仲康曼成,可群殴之!
诸葛不要太亮
巅峰大太监
巅峰大太监
命里犯桃花!胸中有杀气!一朝穿越成为假太监,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我操起了屠刀!“皇帝老儿,和你商量件事。”“你的江山我帮你坐,你的皇后我来照顾!”我是萧策,大乾九千岁!
浪浪山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