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明

第一百八十三章 等一道雷霆

,循明

第二天一早,乾清宫正殿。

六个阁臣,七卿,外加一个大理寺卿,总共十四人,站在殿中。

崇祯坐在龙椅上,翻阅着几道奏本,随后抬头看向一众人,道:“今天召集诸位卿家,是有几件事,要定下来,不能再拖了。”

一众人微微躬身,他们都有预感,纷纷面色严肃,作聆听圣训状。

大明的朝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系列国事大政上,失去了断事的能力,几乎所有事情,都向上推。

这种看似是皇权无上,实则上,也是群臣推诿、甩锅,不肯负责的一种体现。

崇祯看着一众人,坐直身体,面色威严的道:“第一,崇祯新政改革纲要,朕看过了,总体没问题,但不颁发,作为内部纲领。第二,对于六部、大理寺、都察院的改革计划,朕予以允准。第三,对于自天启以来的弊案,准许三司逐步、有序翻查。第四,允准内阁发布内外大政的方针大略,尤其是关于辽东。第五……最后……”

崇祯一连说了十几条,最后一个,故意顿了顿。

朝臣们轻轻抬头,迎到崇祯的目光,又微微低下,躬身不语。

这些事情,朝廷酝酿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一部分是有共识的,很多却是争议不断。

朝廷的阁臣、六部九寺,还有就是各级官员,都抱有种种不一样的观点,这些观点不断向上,就成了朝廷犹豫不决,争议不断的理由。

这也是大明朝廷的一贯风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部寺的改革计划,呈报内阁的,都是简略,详细内情只有六部各寺以及崇祯清楚。

这是崇祯不想扩大争议、争吵、争斗,刻意嘱咐六部的。

崇祯注视着这群朝臣,目光坚定,道:“最后,关于试点的地方,放在山东。”

朝臣们纷纷变色,吏部尚书王永光犹豫了下,出列抬手道:“陛下,山东……臣请陛下示下。”

山东总体情况来说,相对平稳,是一个合适的地方,但相比于山西,还是差了不少。

山西的人口,田亩,官场环境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最佳的选择。若是山西改革的好,顺势就能推向河南,陕西。而山东,就显得有些‘孤零零’,改革完成了,作用似乎并不大。

崇祯看着他,余光扫过毕自严,李邦华等人,神色不动,道:“山西,朕另有考虑。山东最是平稳,即便出什么乱子,也不会很大,容易控制。”

王永光听着崇祯的‘另有考虑’,心下思索:难道,陛下打算同时两省进行?

以大明现在的状况,同时推行三省的改革是力有不及,但两省还是能做到的。

“臣明白。”王永光这么想着,就退了回去。

毕自严等人好像也想到了,紧张的神色放缓。

阁臣们一个个站着不动,偶尔看向崇祯就低头。

他们这些人一个个心思各异,真换做是那种直臣或者东林党,只怕是要怼天怼地了。

崇祯见没人说话,便道:“好。这些事情,就这样定下了。接下来,说一说,建虏遣使的事,首辅。”

黄立极抬起手,道:“回陛下,建虏的使臣这次的目的,以和谈为主,希望我大明罢兵,永修和睦。”

“说你的看法。”崇祯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他。

黄立极枯瘦的脸上不动分毫,抬着手,继续道:“是。臣认为,自贼酋叛逆以来,建虏气焰嚣张,对我中国屡屡不敬,辽东之患,已然威胁社稷,不能放松警惕。臣议回绝,辽东整修军备,待时机成熟,一举平辽。”

崇祯眼神笑意一闪而过,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态度,看来这位首辅,终究是听进去他的话了。

崇祯想着建虏现在的实际情况,道:“那就依照首辅所说。另外,山西那边,是什么情况?”

黄立极道:“回陛下,内阁派去的人还没有回信,臣也疑惑,山东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没有消息,温体仁也没有回奏。”

崇祯双眼微微眯起,道:“有没有哪位情况消息灵通,知道什么的?但说无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