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明

第一百三十六章 纸糊朝臣

太常寺被崇祯一句话,连锅端,让皇极殿的大殿内,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唯有那两个站出来的,尴尬又不安的举着板笏,一动不敢动。

崇祯环顾着一殿朝臣, 看着他们的表情,细微动作,心头的火气不见一点减少。

他看着满殿的朝臣,道:“还有人要说什么吗?陈述盐政利弊的,为长芦说情的,为周覃申辩的,亦或者,要弹劾什么的人?”

没人说话。

所有朝臣都躬着身,没人再站出来。

等了一阵子, 崇祯的目光,在黄立极与周道登脸上梭巡,道:“周阁老?”

周道登心里一突,连忙出列,举起板笏,道:“启禀陛下,盐课荒唐已久,臣认为,应当整肃。至于盐价飙升,臣以为,乃是人祸,须朝廷严肃应对。”

周道登的话,乍听有道理,却没说怎么应对,完全是官场废话。

崇祯在他脸上顿了下,落到了周延儒的身上, 道:“工部周侍郎?”

周延儒没想到他被点名, 虽然心里不安,但面上坦然,从容而出,朗声道:“启奏陛下,臣认为,盐价飙升,民怨沸腾,皆因长芦被查,只要长芦早日恢复出盐即可。臣建议,尽早结案,以定人心,盐价应可在短时间内平复。”

这也是废话。

谁不知道长芦一案了结,热度消退,盐价自然而然就会恢复。

崇祯又看了一圈,发现,除了他的人,其他人好像都畏畏缩缩,根本不敢迎他的目光。

‘这么多朝臣,就没有一个敢站出来, 说一点有用的吗?’

崇祯对这些人,失望透顶!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心头怒火,神情冷冽,猛的站起来,来到台阶之前。

朝臣们见崇祯走了出来,心头一惊,神色各异,低头用余光观察着崇祯。

黄立极脸角绷紧,抱着板笏不动。

周道登躬着身,微微低头。

其他人纷纷面露恭谨,缓缓放低板笏。

哪怕是王永光等人,也暗自警醒。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应对之策,可这会儿也是不敢丝毫乱动,生怕打乱崇祯的部署。

崇祯看着这一大群人,胸中怒气有增无减,背起手,目露冷光,大声道:“太常寺,是个案吗?一个小吏顶在前面,后面有多少人操弄,多少人分赃?你们呢?六部九寺,你们有没有参与倒卖私盐,获取私利?有没有煽风点火,哄抬盐价,趁机发这笔国难财?你们不说,朕也知道,肯定有,不在少数!”

崇祯的话,在大殿里回荡。

殿中,不知道多少人悄悄低头,紧绷着脸,大气不敢喘。

崇祯目光掠过这些人,来回走动了一下,道:“朕,希望做一个宽仁之君,也希望你们,还记得读书时的初衷,不要一门心思的升官发财!想想你们曾经的理想,再看看我大明的现实情况。国库一年税收,满打满算不过三四百万,你们呢,你们中多少人,比国库还富,这些银子是怎么来的,你们心里清楚!朕要告诉你们!”

崇祯背着手,看着一殿朝臣,沉声道:“朕要告诫你们,该收手时,要收手!像你们标榜的那样,做一个清正直臣,忠君体国,为国为民,而不是为了几两碎银,整日蝇营狗苟,不管江山社稷,不管百姓死活!”

朝臣们躬着身,低着头,没有一点声音。

崇祯站在丹陛之上,看着这些人,越看越气,双眸锐芒闪动,猛的道:“传旨,第一,对于全国范围内,哄抬盐价的商铺,一律查封,十倍重罚!各地布政司,知府,知县,必须全力应对,限时十日,若是盐价不能平稳,一律革职查办,永不叙用!第三,对于囤货不出,恶意抬价,倒买倒卖,上蹿下跳的盐商,一律没收库盐,并禁止参与盐业,子弟永远取消入仕资格。第四,由内阁统调各部、转运司,全部应对缺盐,若是有人敷衍塞责,不为不作为,甚至于阻挠,一律革职查办!第五,盐政,是社稷大政,所有朝臣都须明白,不得擅论,更不得胡言,必须要与朕、与朝廷保持一致!对于肆意诽谤,污蔑,抨击,攻击,不知悔改,不知所谓的人,不论是谁,一律罢黜,永不叙用!第六,涉及国政民生的大事,朝臣须以公心应对,不要官话,空话,要务实用心,糊弄朕,糊弄朝廷,就是糊弄百姓!糊弄朕,是自绝仕途,糊弄百姓,是绝我大明江山社稷,朕,绝不相容!……”

在崇祯的‘一律’中,朝臣们表情纷纷变化起来,呼吸好像都暂停了。

黄立极绷直脸,眉头不自禁的蹙了又松,松了又蹙。

周道登有种崇祯指着他鼻子戳的感觉,胡子颤抖,心里已经在想着致仕的办法了。

王永光等人,则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崇祯变革的坚定决心,神情凛然,心头激动,振奋的有些紧张。

人群中的周延儒,双眼喜色一闪而过——他抓到了崇祯的‘要害’!

他有种强烈的感觉,他即将获得圣眷,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其他朝臣则低着头,一副聆听圣训模样,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崇祯说了这么多,见朝臣没有一点反应,心头怒火更盛,道:“还有什么要话说?”

“臣等恭领圣训!”群臣齐齐抬手躬身。

崇祯双眼微微眯起,这帮朝臣,是一点救都没有了!

崇祯看向曹于汴,许显纯,倪文焕三人,道:“不管有没有那本黑账,十日后,周覃以及长芦正是五品以上的,全部斩立决,其余之人,削籍抄家,遣戍辽东!”

“臣领旨。”倪文焕三人出列接旨。

朝臣不少人脖子发冷,阵阵后怕。原本他们还想为周覃说情的,这要是之前开了口,会不会被打入同党?

崇祯再次看了一遍满殿的朝臣,一转身,道:“首辅,周道登,七卿,还有周延儒,跟朕来,其他人,散了。”

“臣等恭送陛下。”见崇祯走了,朝臣再次躬身而拜。

等崇祯走出侧门,群臣起身,相互对视,没人说话,神情凝重难退,陆陆续续的离开皇极殿。

黄立极,周道登,王永光,李邦华,周延儒等人则转了一下,向乾清宫走去。

黄立极面色不变,步伐如常。

周道登心里是忐忑不安,一直暗暗的唉声叹气。

王永光,李邦华等人在一边走,一边低声讨论着,怎么落实崇祯刚才的几道旨意。

周延儒相貌堂堂,抬头挺胸,跟在一众人身后,心里不断的推敲着待会儿的御前对答。

‘机会!’周延儒心里激动,他总觉得,他离入阁就差一步之遥了。

乾清宫,东暖阁。

崇祯换掉衮服,坐在软塌上,喝着茶,还在回想着皇极殿上的事情。

谷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
乱世新雄
乱世新雄
是传送,而非穿越。秦峰,李天鹏二人来到这个平行世界,碰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张三丰。两人从救人到敛人,从团结一致到兄弟反目,阴谋诡计,惊险不断,明潮暗涌,困难重重。围剿匪寇,对抗异族,与朝廷暧昧,与叛军扯皮,与诸侯周旋。占山为王,驱除异族,割据一方,称雄天下,为华夏文明的延续,为华夏民族的延续,不断书写着传奇。后期还有哪些传送者,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搅动这个世界?请收藏本书,静等故事发展。
雄心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