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明

第七十三章 苦是百姓

在毕自严入宫的时候,崇祯还在等杨鹤,王恰到京。

曹化淳站在崇祯身前,道:“陛下,已经探问明白了,黄河,淮河大雨倾盆,多处决堤,泛滥成灾,水路被阻断,二位尚书已经绕路,今晚应该能到。”

崇祯坐在软塌上,看着外面,即便到了晚间,依旧燥热难耐,道:“京畿有很多天没下雨了吧?大旱大涝,果真不假。”

大明的灾情酷烈,表现在天气的极端反常。

这边大雨倾盆,连绵不绝,洪涝灾害不断;另一边就是滴雨不沾,赤地千里,大旱无期。

崇祯出神了一会儿,回过头,道:“他们到了,带进宫里来。”

曹化淳刚应下,王承恩就带着人,端着一个个盘子进来,道:“皇爷,后天登基大典的衣着,金印、宝册等都准备好了,请皇爷过目。”

崇祯看了眼,道:“这些,让王妃定夺吧。”

“是。”王承恩应着。

崇祯看向小桌上的奏本,说巧不巧,手里的就是请求朝廷赈灾的奏本,来自于福建福州。

崇祯看到最后,见到周应秋的批注:自行赈抚。

眉头挑动了一下,随手放了回去。

崇祯又翻阅几本,毕自严就到了。

毕自严神情比以往轻松不少,将魏忠贤给他的账本以及‘认捐书’递给崇祯,道:“陛下,魏太监今日,认购了三百多万两,臣已经全数入库。”

崇祯笑着接过来,还没看就道:“魏忠贤的办事效率还算不错的。”

“他说,明日还有一千七百万两。”毕自严看着崇祯,有些谨慎的说道。

这加起来,就是两千万两,一个内监,随随便便拿出两千万,近乎国库十倍的现银!

换做是谁能平静?

这要是传出去,怕是要朝野要沸腾,蜂拥弹劾,治罪魏忠贤了。

崇祯自然不太在意,一边看一边道:“这只是京里的,如果给他时间足够,凑个五千万,也是轻轻松松。你想想那一百多座生祠,再想想阉党上下多少人,加上这些年迫害那么多朝臣,抄了那么多大户,银子有几分入国库的……”

毕自严稍稍一想,微微点头。

京城里的阉党不少,可全国上下,更是多不胜数,如果这些阉党真的肯拿出银子,绝不止五千万两!

想到这里,毕自严忽然面上有些凝色。

崇祯余光一瞥,注意到了,笑着道:“有银子了,卿家怎么还不高兴了?”

毕自严神色犹疑,片刻还是抬着手,忧色道:“陛下,阉党之中,很多人是贪渎不法,卖官鬻爵,横征暴敛,豪取强夺,无恶不作。今日,他们拿出这么银子,明日,就会变本加厉的要捞回去,压榨百姓,贪渎官库,这最后,苦的还是百姓,坏的仍旧是国政……”

崇祯放下手里的账册与认捐书,伸手去那茶杯,面色思忖。

毕自严的话,自然是没错的。

阉党中人,大部分是以前被东林党打为‘邪党’的其他朋党,遭遇打击而投靠魏忠贤,为的自然是权势,荣华富贵。

被迫一口气拿出这么多银子,事后肯定要找补回去。

从哪里找补?

自然是利用权力上下其手的贪,对百姓巧立名目的敲诈勒索。

崩的是吏治,坏的是国政,苦的是百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
风流少帝
风流少帝
一朝穿越架空王朝的傀儡皇帝。太后专政,帝位不保?妃子嚣张,宫女跋扈?李玄道表示没在怕的!孙子兵法安排上,直接搅乱朝堂。纯阳秘籍练起,直接成就最强躯体。统一霸业,这四个字,只有由他李玄道来写!
邂逅月光中的你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历史上他不是一个忠臣孝子,现在嘛,他是孝子,但绝非忠臣。历史上说他英勇无敌,现在嘛,比起杀人放火,他更喜欢阴谋诡计。历史上说他野心勃勃、兼资文武,现在嘛,他可耻的承认了这两点。历史上说他不是一员猛将,而是一名骁雄。现在嘛,他的确麾下十万西凉铁骑、睥睨天下。不过,他这样做的原因……丫的,跟吕布、曹操、孙策、周瑜等大佬儿抢,手段不强硬点不行哇!
隐于深秋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前世是侦察兵的凌云,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一名高中超级学渣。教室里,需要提前填写高考志愿。凌云毫不犹豫的报考全国最牛最难进的国科大,却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面对质疑和嘲笑,凌云置之不理!然后,高考成绩公布,以接近满分成绩,成为全国理科状元!顿时间,全国轰动!班里的学生,全部傻眼了!明明是学霸,为什么你要装成学渣啊?!
李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