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百七十五章 发榜,二杨初识(三更)

“诸位落榜之人,无需懊恼,明年还可以接着考。只是诸位,若有人囊中羞涩,无力久居京师,又不愿返回家乡,舟车劳顿的,可以来我中华书局,诚招三百校对先生,包食宿,每月二两纹银。”

“铛铛!”

“想来中华书局的可以来我这里,每日只需做工四个时辰,其余时辰,任由你等安排。”

朱植扯着嗓子,招揽道。

“是他?!”

杨溥吃惊地喊道。

杨荣点了点头,道:“我见过此人,在贡院之外,售卖前朝会试试卷,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杨溥面色有些异样,对杨荣道:“你不知他真实身份?”

“什么身份?”

杨荣有些不解。

杨溥呵呵笑了笑,摇头道:“勉仁兄来京师,难道不曾听闻过二王从商之事吗?”

杨荣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惊讶之色,艰难地转过头,看向朱植,不安地说道:“你不要告诉我,这是二王之一?”

杨溥叹息道:“他是辽王,至于珉王,听闻正在组建英烈商会。”

“什么是英烈商会?”

王艮插了一句,问道。

杨溥摇了摇头,道:“据说报恩寺与英烈碑的消息,引无数商人与士民瞩目。有徽商沈一元,说通二王,联通京师各行商人,以供报恩寺、英烈碑相应货物。而负责这些货物统筹与调度的,便是英烈商会。”

“到底有多少力量参与报恩寺与英烈碑兴建?”

杨荣惊讶地问道。

杨溥回道:“就目前来看,朝廷,藩王,佛门,道门,商人,士民,皆有参与其中。呵呵,我也是从商人那了解到的消息,至于准与不准,也很难说。”

杨荣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按照杨溥所言,天界寺可谓是出资主力,可眼下又出来一个英烈商会,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其中。那佛门的主导地位,势必会被冲淡。

纵是哪一天建成了大报恩寺与英烈碑,那无论是商人,还是士民,其来到报恩寺之后,第一个想法便是:

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心血啊……

而不是:

佛祖普度万民,阿弥陀佛。

“皇上在打压佛门?”

杨荣敏锐地感知到这一点,将目光投向杨溥,只见杨溥沉稳肃然,似乎早已看穿一切。

眼下已是七月,距离明年二月春闱,不过半年多,若就此离开京师回家,路远一点的,估计到了家里,给老爹老娘提前拜个年,也该返程了。

因为两场科举之间的间隔时间并不长,很多落榜之人,并不打算回家。

不回家可以,但总需要吃饭吧?

如果有钱,宅在客栈,每天摇头晃脑,研究书经义,那没人管你……

可若是钱少,不够支撑半年的,总不能当宅男吧?

摆在落榜举人眼前的路不多,但还是有几条:

其一,撸起袖子,活动活动脚踝,抬腿跑到国子监当监生去。

优势:管吃管住,还有一群人和自己讨论学问。

缺点:看什么书,上什么课,你得听国子监安排,不能自由补短板,也不能睡懒觉,没纪律是会挨揍的……

其二,揉了揉脸,投奔二姨家三表妹四姑妈五大婶家里去。

优势:管住,也可能管吃。自由,能学习。

缺点:白眼有点多,比较考验心理承受力,脸皮不厚者,往往选不得。

其三,做工。

优势:解决吃住,还有零花钱。

缺点:累人、丢人、还耗时间……

文人眼中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让我们去做工,那岂不是从事下品之事?

太丢面。

于是很多人都走了,不是投亲访友,便是去了国子监,然而朱植还是招到人了,毕竟寒门士子多,能有个地方做工,还是与文字打交道的,丢人,能丢哪里去?

再说了,想要当官,不锻炼下厚黑学,日后怎么混成大佬?

“为庆在榜之喜,我请客,今日不醉不归,如何?”

胡靖提议道。

“后日便是殿试,这个时候大醉酩酊,不太好吧?”

杨荣婉拒道。

胡靖自信道:“殿试而已,怕甚。”

确实,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不存在淘汰人的情况。

换言之,你在会试榜上,那你已经通过了殿试。

殿试只不过是选出一甲前三,然后排定二、三甲名次。

事实上,唐宋时期的殿试是淘汰人的,而且淘汰率很很高,大致要淘汰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人。

至于为什么殿试不淘汰人,改一窝端了?

这与卖国贼有关。

事情发生在宋代宋仁宗时期,当时殿试就经常淘汰人,人家辛辛苦苦,经过那么多场考试,乡试过了,会试过了,殿试你把人给筛下去了。

筛一次也就罢了,认了,可总有几个倒霉的,来几次殿试,就被筛下去几次。

这就有点欺负人了,好歹你换一些人筛是不是。

有人就被欺负够了,认为宋廷眼瞎了,自己明明有才,非不用。

在又一次被筛下去之后,这位咬牙切齿,喊道:你们不用我是吧,等着瞧,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于是这位满含怒火,打包好行李,走了。

老子不伺候宋朝皇上了,投奔西夏李元昊去。

被欺负的人,名为张元,被李元昊奉为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为西夏国相,也是北宋的心头之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