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三百三十二章 化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

解缙见此,对朱允炆提醒道:“皇上,若行五十万移民之策,方方面面总需筹备,耗费也是巨大,是否可适当推迟?”

朱允炆思索了下,道:“快马传讯山西,二月中开始筹备,五月中可先行初期移民,八月之后,大规模移民,争取在十月中旬安顿下来,以免天寒伤人。命令北平、开封等接受移民之地,大规模营造居所,调配粮食、衣物、农具,务必在移民抵达之前,准备妥当。”

解缙看向郁新、黄子澄等人,他们也都清楚,再反驳也改不了朱允炆的决断,索性便承受了下来。

朱允炆见郁新面色凝重,带着悲愁,不由笑道:“在爱卿看来移民是一件困难的事,很可能会为百姓唾骂。不过那是以前的移民之策,朕以为,移民之策可以改上一改。”

“改,如何改?”

郁新忧愁不解。

开封府原武、阳武等地便是移民而来的人,他们移民多年,依旧衣不蔽体,这样的移民有什么作用可言?

除了耗费朝廷粮食,没有带来任何收益。

现在齐泰、景清在开封府到处跑,就差拿着自己的脑袋担保一条鞭法是真的,并分了一大批农具与耕牛,这才让人活了过来,有了春耕。

现在又是大规模移民,若再现开封府的问题,岂不是徒劳无功,殃民无数?

朱允炆从桌案上拿起一份文书,严肃地说道:“百姓不愿意移民,说到底是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没有对未来的憧憬。那朝廷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动力,给他们目标,给他们憧憬?”

“一味强制移民,将百姓拴在绳子上,如囚犯驱赶,如此待遇,是移民还是囚民?说到底,移民可行,但在方法上却出了问题。”

“朕打算换一个思路,告之山西百姓,凡移民出山西,至北平、开封等地落户者,除提供耕作农具、耕牛外,其田产三年免税,家人不服徭役,其子孙可免费进入当地府县修习课业,日后若参与科举,酌情优选,若有移民中举,优先选派官员。”

郁新、解缙、黄子澄等惊讶至极地看着朱允炆。

免税不服徭役这些都不算什么,但子孙免费入学的吸引力就太大了。要知道很多寒门子弟,是读不起书的。

别以为穷人抱个书本就是读书人了……

读书需要的钱可不少,书费钱是少,还可手抄,可你练字总需要纸张吧,写文章也需要笔墨吧,再说了,请个先生不管饭吃,还不给钱吗?

就算是你学业有成,先生无私,可你去京赶考也需要路费吧,所谓的盘缠……

这笔钱往往是几十两计的,寻常家里,哪里有人出得起?

君不见红楼梦中落魄秀才贾雨村,就是因为囊中羞涩,无法读书,更无法进京赶考吗?

贾雨村有甄士隐,可对于大明朝的寻常百姓,他们没有什么真的士隐、假的士隐。

免费入府县学堂,便意味着向这些人的子孙开了通天之门。

何况朝廷还酌情优选这部分人员为官,如此强的政策,稍有觉悟的百姓便会努力争取,不,就是那些士绅之家,也必然会争取这些名额,以求“开枝散叶”,壮大“家族”。

“若这些政策还不足以打消百姓顾虑,那就再加一条,五年之内,朝廷不在五十万移民中征调军士。”

朱允炆掷地有声地说道。

解缙走出,赞道:“皇上,若行如此移民之策,可改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此策大善,臣以为可行。”

“臣附议。”

郁新、黄子澄等表示赞同。

以前移民没什么好处可言,现在移民有好处了,难度自然降低许多,甚至会有人主动选择移出山西。

朱允炆见说服了内阁与户部,便将目光看向双喜,道:“让他们入殿吧,山西移民少不了他们出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如果穿越回到清朝,如何获得造反的第一桶金?玻璃?香水?水泥?都不是。落榜美术生李郁,用一幅手绘人体画赚到了第一桶金。清廷残暴,敢杀,敢抢,敢榨,敢颠倒黑白。百姓懦弱,能熬,能忍,能欺,能自我麻醉。李郁只能依靠江湖人士。改造漕帮,经营江南。待到羽翼丰满,提兵北伐。【造反,弱系统,热血】
忧郁笑笑生
冥雀
冥雀
暂时停更,硬盘修复中......
四楼空气
没有科技领先的穿越?不,我有
没有科技领先的穿越?不,我有
这是一个无法描述的世界。配好了火药,点燃却出现了马赛克。烧水有蒸汽,却连锅盖都冲不开。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到底是不是真的,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还是我的意识欺骗了我。人生难得穿越一次,别人在金手指和系统的加持下搅风搅雨,我却要找到一切的真相。特别备注:本文不是爽文...而且是系列文中的第一部...前面几十章的铺垫对剧情非常重要,所以若是喜欢,一定要看到后面...话说,能不能分配一个活的编辑
小林煮茶喝
雍正往事
雍正往事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姚洪昊爱文学
横看春秋纵战国
横看春秋纵战国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嘻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