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界寺高僧的觉悟

天界寺,地处京师南郊,聚宝门外,丘陵环抱,绿树掩映,晨钟暮鼓,庙宇轩昂。

朱允炆与皇太后、皇后、宁妃等人,在一干护卫的保护之前,进入了天界寺。

金陵梵刹之首,便是这天界寺。

朱元璋曾设善世院,统一管理全国佛教寺院,而善世院的地点,便设置在天界寺。除了这一层身份之外,天界寺还是朱元璋的“家庙”。

放牛娃朱元璋,曾经在凤阳皇觉寺当过和尚,对于佛教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感。

其实朱元璋信不信佛,这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毕竟佛没救他爹娘,也没帮他干掉陈友谅与王宝宝。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甚至还在天界寺,写下了四十七位随葬嫔妃的名字。

从这一点来看,很难相信朱元璋是信佛的,当着佛的面,干着杀人的事,这到底是让佛拯救呢,还是让佛难堪呢?

但不管如何,朱元璋对佛是虔诚也罢,不屑也罢,他对佛有情结是真实的。

这种情结,未必是出自于信仰,也可能只是一种情感的慰藉、渴望或短暂的解脱。

毕竟,老朱很孤独。

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经常来天界寺,甚至还会身披袈裟、胸挂佛珠、手持法器,与天界寺一众高僧转经。

天界寺地阔深邃,建有金刚殿、天王殿、正佛殿、观音殿、轮藏殿、伽蓝殿、祖师殿、毗卢殿、戒律堂、讲经堂、藏经楼、万佛楼和钟鼓楼,既有自然山林之清幽,又有壁画的金碧辉煌。

毕竟是皇帝“家庙”,又是南方佛教的中心,自然不能凄惶了。

大殿用的是琉璃瓦、龙屋脊、金黄色庑顶,殿内落地神龛四周雕刻龙头,尽显皇家气派。

寺中大小殿堂都供奉金佛,大佛开光多用金箔贴身,佛祖天灵上都有夜明珠,钟楼里的大钟含金量很高,故而天界寺钟声十分悦耳悠扬。

甚至连日常的法器,也都含有不少黄金成分,敲打法器,听着舒坦,看着也舒坦。

马恩慧与宁妃等人带了不少侍女,他们的作用,就是抬箱子、提篮子……

马恩慧决定捐八千两白银,这让朱允炆郁闷至极。

虽然你现在是个小富婆,也不至于如此败家吧?

拉不住,人家说了,钱多,佛祖一高兴,就可消灾降幅。

朱允炆是不信佛的,只相信自己的双手,相信一脉相承的祖先,至于佛祖的徒子徒孙,他们愿在哪里千百渡,就让他渡好了,只要老老实实,听从管束,那就没问题。

天界寺后殿,是供奉朱元璋遗像与灵牌的圣殿,朱允炆与皇太后、马恩慧等人祭拜之后,便安排马恩慧等人陪着皇太后,自己则走向主持。

主持道源紧走两步,行了佛礼,道:“皇上,本僧有一事相求。”

朱允炆嘴角带着一抹笑意,果然,他邀请自己来这里,不是什么所谓的神光降世,而是有所图。

“说吧。”

朱允炆平静地说道。

道源看着似乎看穿一切的朱允炆,轻声道:“本僧听闻皇上欲以十万两,为天下忠魂将士立碑建寺,此乃是大慈悲之事,天界寺为梵刹之首,愿为此善举出一份力,还请皇上恩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