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七十章 朝臣与地痞泼妇的区别

煤炭,是个好东西。

《山海经》中记载:“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

这里的石涅,便是煤炭。

在魏晋时期,石涅之名逐渐被石墨所取代,唐宋时期,又名石炭、煤炭,明朝主要称煤炭。

早在唐代,便出现了煤炼焦技术。

至宋代,煤炼焦技术趋于成熟。

北宋曾专门设置“石炭场”,“官卖石炭”,并将煤层称之为“炭脉”,煤矿开采可谓一大产业,并逐渐取代了柴草,成为百姓之家的重要燃料。

“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这句话虽有文人惯用的夸张艺术,但也可窥见北宋汴京城的石炭之盛。

《元一统志》记载:“石炭煤,出宛平县西十五里大谷(峪)山,有黑煤三十余洞。又西南五十里桃花沟,有白煤十余洞”。

为管理煤炭买卖,元在大都修文坊专门设置了煤市。

到了明代,人口增加,林木减少,加上一定程度的“城市化”,大家想要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总不能指望所有人每天上紫金山砍柴吧,煤炭便成为了京师民生主要燃料。

宫廷、内府各监局,对于煤炭的用量也是庞大的,尤其是冬日,虽然南京比不上北京的严寒,但南京的冬日,也不好过。

宫中也是需要用煤炭取暖的,虽然明代不将宫女、太监当人看,但毕竟也知道,想要人干活,起码不能冻死了。

如浣衣局,柴炭煤炸岁办四万斤;御用监柴炭煤炸岁办二十万斤;再如兵仗局,去年火器需要煤炭、石灰、水,合计近百万斤。

宫廷用煤是常事,发生中毒事件不能说没有。但如此规模的集体中毒事件,这还是第一次。

这也难怪,平日里各宫各监,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基本上就休息了。

白天干活的时候,进进出出,也有人看管火盆、炭炉,加上人少,总无大碍。晚上火炭也点不多,大通铺的宫女房、太监房,条件不好,漏风。

皇后、贤妃等人就寝的地方足够大,也不怕小火盆、小火炉。

但承乾宫不一样,这里成为了医用纱布的织造中心,纵是晚间,也有百余人在织造。恰逢天冷起风,紧闭门窗,又添置了不少火盆取暖,这才引发了中毒事故。

朱允炆清楚事故的原因,也想到了解决之道。

不过,这需要时间。

处理好承乾宫事宜,朱允炆与马恩慧回到坤宁宫,只休息了一个时辰,天便亮了。

马恩慧帮着朱允炆穿上朝服,皱眉劝道:“皇上,昨晚一直没休息好,不若休朝一日,将养身体。”

朱允炆摇了摇头,叹道:“田争之事一日不休,朕一日不能休朝。皇后,代朕看望下骆才人,另嘱尚膳监筹备晚宴。燕王与燕王妃来了,便在坤宁宫设家宴招待吧。”

马恩慧点头答应。

真正的朝会,并不是后世电视剧中整整齐齐,你一句我一句,其他人都睁着眼,竖着耳朵当木头人,赞同就附议一句,不赞同就跳出来反对一句。

在内阁、六部大佬汇报完事情之后,就是自由争论时间,你插着腰,鼻孔朝天,他歪着官帽,撸起袖子,浑似街边流氓地痞。

文人嘛,多少还要有些雅度,不能学武官,动不动张嘴闭嘴便是“彼其娘之”,而应该一脸关怀地问一句“汝父耄耋无齿,言词含混,兄台只不惑之年,缘何亦口舌不清,道不清田产来历?”

好嘛,文人用语毒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江德福带人拿下苍云岭,攻下县城,和张大彪成为挚友,同李云龙称兄道弟。更是发展工厂,酒肉管够。三个月后,人马上万,全都像极了土财主!简介有限,正文养眼,原汁原味,保证不坑!
我不是神豪
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
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杀出的朗朗乾坤。杀出一个华夏帝国!崇祯:朕穷疯了,诸位臣工,都洗干净脖子等着吧!大臣:皇上,老臣愿意捐出全部家产。崇祯:不用,钱要自己挣的,花起来才踏实!大臣:暴君!你就不怕亡国吗?崇祯:哈哈哈,老子早都想造反了!国防部,百万新军给朕踏平鞑子!兵工厂,机器不能停。枪炮拼死的制造!卫生部:防疫宣传要深入民间!
回锅肉肉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三国统一后很快就陷入300年的分裂,而后三国统一却迎来了隋唐盛世。
怒而飞孤鸿影
三国:十虎之力,我不喜欢讲道理
三国:十虎之力,我不喜欢讲道理
刘骁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了幽州刺史刘虞的儿子。系统奖励:降龙大力丸、霸王裂天枪、大唐玄甲军!刘骁要让所有三国猛将知道,什么叫做一力降十会!曹操:刘骁老弟,你才是真正的曹贼啊!关羽:关某的青龙大刀,在刘骁面前,不过土鸡瓦狗而!吕布:吕布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刘备:刘骁真乃千年不遇的旷世奇才,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里!周瑜:既生瑜,何生骁呀!孙尚香:夫君谋定天下,妾身佩服...
夜雨洗青锋
万代帝皇
万代帝皇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夜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