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放心吧,爹和娘身体好着呢。你比信里来的早一些,倒是不能去接你了。”
“傻妹妹,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真赶着趟送你上花轿,咱们姐妹恐怕再见面都不知道是什么年月了。”
话一出口,两女却是多了许多伤感。
身旁陆续而过的下人们,虽然是忙碌的身影,倒也没忘记给两位小姐问好。
“大姊说的哪里话,你我姐妹,想见便见,谁还能拦着不成。”
“妹妹啊,女儿身不由己。你呀,等嫁出去了就明白了。”
听到大姊的回答,裴谨却是无言以对了。
“不过沈家倒也对得上咱们裴家门第,你嫁到沈府,也算得上门当户对了。”
说着之间,旁边庭院里的池塘里跃出一只红鲤鱼,引起了少童的注意。挣开小姨的手,就跑了过去细看。
妇人却也不担心,只是招呼过来一个家丁,叮嘱道:“看着小少爷,别让他落水。”
姊妹俩继续挽着,向里面走去。
“对了,妹夫的兄长在枢密院任职,倒是与你姐夫常有往来。要是将来妹夫及第,说不准咱们姊妹还能在东京城天天见。”
听到阿姊的话,裴谨露出了苦笑。
裴嫣本是安慰妹妹,那曾想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对于沈林甫那个自己未来的妹夫,她也是有所耳闻的。
便又安慰道:“妹妹,别多想,沈家到底不是那种小门小户,坏不到哪儿去的。”
当然,她也知道这种安慰毫无说服力。作为过来人,很多事情不是一厢情愿就是自欺欺人。
走过一条长廊,穿过一扇月洞门,就是主院了。
三个孩子正在院里踢着蹴鞠,一个妇人守候在旁边。这妇人便是两女的嫂子,也就是裴应常的妻子赵氏。
“姑姑回来了,听到家丁的禀报,我才刚走到这儿,想叫几个孩子一同去迎接你,倒是没赶上,你和小姑姑先回来了。”
妇人见到二女进来,热情的上去打着招呼。一边还对着三个孩童说道:“还不快过来见过姑姑。”
“见过姑姑。”
“对了,翰文表哥不是一起来了吗?”
“嫂嫂别管他,在后面看鱼呢,倒是我这几个外甥都长成小半个大人了。”
“托姑姑的福,孩儿们都好。”
“呀,大小姐已经进府了,老夫人…”一个婆子刚跨出门,又跨了回去。
随后一个两鬓发白的老妇,缓缓地走了出来。
裴嫣见到老妇,瞬间泪目。挣开嫂嫂与妹妹,跑了过去,跪着老妇身前,抱着腿便哭泣起来了。
老妇也是藏不住眼泪,看着这个四五年没见的大女儿,老泪哗哗的流。
“女儿啊,可教娘见着你了。”
“娘!”
见到这一幕,赵氏也有些酸楚。裴谨更是难过,大姊出嫁十年,这是第二次回来。第一次,还是贺寿。
想到年迈的双亲,又想想数百里之外的巴陵,自己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