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媳妇看到花笺打外边进来,赶忙过来套近乎。
花笺同她们点了点头,便挑开帘子,进了东屋,就见不过二十平米的屋子里,乌泱乌泱地或坐或站了几十口子人。
童氏和姜氏的母亲盘腿坐在炕上,族长夫人和花氏一族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也都在炕上坐着。
年轻些的在地上或坐或站。
花笺走向母亲,低声道:“娘,家里来了这么些客人,得给预备客房,您帮我准备一份名单吧,没有名单,没法子安排房间。”
她挺不乐意招呼花家的这些人的,但是大喜的日子,她也不想闹不愉快,便决定忍两天。
“好!”赵氏便忙着去找纸笔。
几个妇人拿出了自己带来的东西。
“我这有几样添妆,是给春儿预备的,除了我和我婆婆的,还有我们家老二媳妇、老三媳妇她们的,她们都来不了,都让我捎来了。”
说话的是族长家的大儿媳妇,她把手里的小包袱放到桌子上,打开,只见里边有金有银,还有锦缎布匹。
姜氏赶忙施礼道:“多谢!”
说着,她把花春叫了过来,“春儿,快给志大奶奶磕头。”
花春赶忙跪了下来,给花康志的媳妇磕头,“谢志大奶奶赏。”
“好孩子,快起来!”花康志的媳妇赶忙把花春搀扶起来,她笑得如沐春风,仿佛花氏一族之前和花笺之间所有的仇怨都不存在似的。
其他人也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添妆,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带了好几个人的礼物过来的。
花春一一道谢了。
王氏也给了根银簪子,和一块衣裳料子。
就听王氏开口道:“三弟妹,大嫂帮春儿预备了什么嫁妆了?也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伙儿开开眼呗。春儿嫁的可是知县大人,嫁妆可不能寒酸了。”
姜氏便露出个不安的神情,她知道王氏的这点子毛病,恨不得天底下所有的好东西都是他们二房的,她也知道,若是把花笺和赵氏帮忙预备的嫁妆全都拿出来,只怕王氏的眼珠子都得气红了。
王氏见到姜氏犹豫的神情,不由得翻着白眼发出一声冷笑,“三弟妹,你放心,我们不惦记春儿的好东西,我不过是想着,嫁妆单子好歹也该给咱爹娘过过目。自家的孙女出嫁,祖父祖母都没见过嫁妆单子,叫人家知道,也不像话不是。”
姜氏娘家人的脸色便有些不大好看。
姜氏赶忙开口道:“不是我不想让大家伙儿瞧春儿的嫁妆,而是,嫁妆已经送过去了。”
王氏翻着白眼道:“三弟妹,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咱爹娘都没过目呢,你就忙不迭地把嫁妆送过去了。”
花笺笑着接话道:“三婶,不是还有嫁妆单子吗?你就把嫁妆单子拿出来,给我祖母过过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