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开就学。”花笺淡淡地开口道。“读书那么难的事情你都学得会,开面店总比读书容易。总之,我会看着你的,只要你做得让我不满意,我就让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再也没有读书的机会。”
周诚知道,如今大势已去,他已经被书院除名了,便是想回去读书也回不去了,只得乖乖地点了点头,认命地开口道:“好吧,我……我学!”
花笺用手指着他,沉声道:“再让我知道你们跟使唤牛犊子似的使唤小妹,我就把你们一家子全都扔河里去,让你们去和龙道姑作伴去。”
听到花笺提及被祭了河的龙道姑,周诚激灵灵地打了个寒战,总算是正是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花笺沉声道:“去,给我拿纸笔来,我要给小妹留封信。”
因为她爹娘都识字,所以她打小便跟着爹娘学认字,周小妹因为和她们一家走得近,所以也跟着学了不少字,倒是能看得明白信。
周诚不敢怠慢,赶忙缩着脖子跑去屋子里,拿了笔墨纸砚出来。
花笺简单地给周小妹写了一封信,不过是告诉周小妹好生将养,以后别再跟个大傻子似的伺候周家二房这一家子了。
写好信,她将信放到了周小妹的枕头底下,又在枕头底下留了几块碎银子,这才和秦王一起离开周家。
花春马上就要成亲了,家里还有很多琐事需要她来处理,她暂时不能留下来。
一行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花笺回到“如意轩”,结果发现“如意轩”里只有靳子雯一个人在这里看着屋子,于是开口问道:“子雯,我娘呢?”
靳子雯马上开口道:“二夫人的娘家人来了,咱们夫人和几位姑娘都去客房安置客人了。”
花笺开口问道:“来了多少人?”
靳子雯开口道:“来了好几十个。”
姜氏的娘家不在海边,就在离“璇玑山庄”大概三十多里地的姜家庄,姜氏的爹娘都是庄稼人,管着族里的一个庄子,也算是个庄头。
姜氏一族的姑奶奶有了一个当知县的女婿,对于姜氏一族来说,这是大事。
所以姜氏的父母兄弟全都来了,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也来了不少。
花笺想了想,扭脸对秦王道:“我去跟他们打个招呼,你就别去了。”
以秦王的身份,实在是不适合主动去见这些人。
秦王一脸伤心的神情,“我就这么见不得人?连你家的客都不能减?”
花笺好笑地开口道:“我是怕你吓着他们。”
秦王也不吭声,只是一脸委屈神情地看着她,看得花笺有些不耐烦。
“算了算了。”花笺没好气地开口道。“你要是想去就去吧。”
秦王这才高兴起来,陪着花笺一起去了客院。
花笺在一间客院里找到了赵氏和姜氏,秦花氏也在这里忙着招呼姜家的人。
姜氏的爹娘全都六十来岁了,身子骨倒还硬朗,就是常年劳作,显得十分的苍老。
一家子身上全都穿了最体面的衣裳,看着喜气洋洋的。
看到花笺和秦王一前一后地打外边进来,姜氏赶忙开口道:“是大妞和秦王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