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第七百七十九章:有理有据

这人明显愣了一下,显然是万万没有料到,这诸多的学问都是天启皇帝作出来的。

现如今市井之中崇尚新学的多,经学已经渐渐没有了市场。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

在科举选吏之后,凭借八股文章来作进身阶梯的门路已是断绝了。

而四书五经已经不需悉心研究,只需通读有所了解即可通过选吏的考试。因而迅速的开始失去市场,虽也有不少守旧之人依旧还顽固的疾呼,可实际上,这两京十三省的百姓是最现实的,读四书五经不就是为了做官吗?

不能做官了,我天天瞎捉摸干什么?

可新学不同,新学不但成为了一些学堂的教授内容,选吏考试也需涉及,最重要的是,现在无论哪一个作坊,都在渴求新学的人才,若是能懂机械,那便是人上人,倘若还懂算学和律令的,也是光鲜体面,至于其他的学问,市场上也多有需求。

因而,在这利益的驱使之下,新学已然蔚然成风。。

这倒和庙中的菩萨差不多,倘若不灵验,什么真仙也无人理睬你,可若灵验,必是人山人海。

任何时代都有被人推崇的对象,某些从万全学子之中脱颖而出的人才也随之冉冉升起。

毕竟这一些学问,还处于摸索阶段,摸索出成果来,有时只需一个灵光乍现。因此,各种大家纷纷登台,引人膜拜。

至于天启皇帝的这些手稿,其中较有开创性的就有好几个,更不必说,其中还涉猎到了许多让人觉得新奇的东西,尤其是涉及到工程的,更是让人觉得赞叹。

这一方面,是天启皇帝的基因确实不凡,另一方面,怕也和宋徽宗的行书以及绘画一般,但凡是做皇帝的,手边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只要你当真感兴趣,你的视野和水平从一开始可能就已超过了天下九成九的人。

很幸运的是,天启皇帝恰恰就是这么一個不务正业的天子。

张静一其实也觉得有些意外,他拧着眉头沉吟了很久,方才道:“这里头没有水分吧?”

“水分?”来人好歹也是军校研究所的大佬级人物,连忙摇头道:“这是诸博士们一起看过之后公论出来的,绝不会掺杂其他心思。”

得到了肯定的话,张静一便很干脆地点头道:“那就请一些人好好整编一下,而后刊印出去。”

“喏。”这人毫不犹豫地应下,只是接着似是想到了什么,略带犹豫地道:“只是署名的话……”

张静一倒是爽快地给了答案:“就取陛下的真名好了,这事我自会上奏,不妨事。”

这人便露出一丝微信道:“那便好。”

等这人一走,张静一随即入宫,倒也没有立即提及这件事,只是和天启皇帝闲聊片刻。

天启皇帝倒是显得有些沉不住气,率先问道:“张卿,朕给你的那些手稿……”

张静一眼中闪过了然,气定神闲地道:“陛下……臣已交给军中的诸博士了,他们水平高,自会有公论。”

天启皇帝这下子反而有些忐忑,皱眉道:“他们会不会不识货?又或者,朕才疏学浅,让他们看了笑话。”

张静一道:“陛下也是关注外头新学的,陛下难道心里没底吗?”

“说不上来。”天启皇帝想了想道:“朕有时觉得自己的稿子很有开创性,可又觉得……”

这时候天启皇帝倒是显得没有那么有信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公子当锦衣
公子当锦衣
他,既非皇族,亦非王候,更非朝廷命官;他,既非宗师,亦非武人,更非江湖好汉;但,庙堂之上,江湖之中,都有他的传说。(新书:我原来是天道啊。敬请推荐收藏!)
云墨小生
四顾首
四顾首
拔剑茫然心四顾,晨钟北望,何处是故土?既然找不到,回不去,那就留下来,造一个,写一段:异乡人,寻故土,提笔难书。落朝堂,滚一滚,谁赢谁输?有情人,无情事,高楼独孤。等闲人,卧长亭,金风玉露。
道三川
鬼谷两千年
鬼谷两千年
鬼谷子,谋圣,兵家、纵横家、阴阳家的鼻祖,一生收徒无数。历史系大学生王诩穿越成了鬼谷先生,开启一段守护历史之旅。曹刿、先轸、专诸、孙武、孙膑、苏秦、白起、李斯、张良、卫青、郭嘉、诸葛亮、李淳风、刘伯温……一个个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粉墨登场。这里只有谜一样的历史……
老贾不假
夜金銮
夜金銮
一场战役,金戈铁马!一种阴谋,众生皆棋!一碗鸡汤,东山再起!君王不仁,以将臣为刍狗!从廷尉狱出来的燕九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必须燕行九州。PS:萌新写作,求关注,求建议!
四二带两王
玄机武帝
玄机武帝
从秦朝开始墨家机关吞并了鲁班家族和天机家族等其他家族。而后替代了这个伟大的东方文明古国的科技力量。直到2170年宙纪四年。一次政治动乱崩毁了这个机关家族的辉煌和鼎盛。而故事就从这时开始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玄机武帝》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效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