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良渚当国王

第0154章传道

“这样的稻子收获回来之后,在育种之前,我们还要挑选一次。”

“怎么挑选呢?”

叶青让族人取来一个装满清水的陶盆,又取来一碗稻子。

“十根手指头,也有长短。”

“同样,同一支稻穗上的稻子,也有好坏。我们要选出好的,去掉坏的。”

说着,他将一碗稻子倒入水中。

过了一会,水静止了之后,水中的稻子,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成在水底,一部分悬浮或是浮在水面。

“沉在水底的,才是颗粒最饱满的,最健康的,种植的时候,才会生长良好。”

“只有沉在水底的才是好的,才是我们需要的。”

稻子在水中有沉有浮,这种现象,族人都是见过的,只是,没想到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区分稻种好坏。

“而育秧,依然是一个选种的过程。”

“稻种选出来了,但这些稻种也不能保证全部都是好的,育秧便能将不好的继续淘汰掉。”

“不能发芽,长不出秧苗的,自然不用管。”

“在长出的秧苗中,哪些瘦弱矮小的,叶子发黄的,我们也要去除。这样的秧苗,生长不好,长出的稻穗,稻子颗粒必然是又小又少的。”

各部落种以前稻子,都是直播,稻子的进化,完全靠自然淘汰,哪里有过这样精挑细选的人为主动选种。

族人大开眼界,很多人恍然大悟。

纷纷点头,眼露喜色。

稻子是族人主要的食物来源。

同样多的稻田,付出同样多的劳动,能收获更多的稻子,谁会不喜欢呢?

这其中的道理,叶青说的浅显直白,尽量让每一个族人都能听懂。

但依然有少部分族人,脸露茫然。

他们没懂!

但不懂不要紧,只要记住选种的方法和流程,照着做也行。

并且,听懂的有大多数,今后的生产生活中,慢慢交流,自然有一天全部都会懂了。

讲完了稻子,叶青又讲黄豆。

黄豆,历史上,在先秦时期,也一直是主粮,不能不重视。

“再来说菽,也就是豆子。”

“豆子我们一直都在吃,但我们从来没有主动种植过。”

“选种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增加另外一个过程。”

“稻子已经经过不知道几千年的种植,在成熟的时候,收割只要不是拖了太久,稻穗上的稻子是不会自动脱落的。”

“但是,没有经过种植的作物,成熟了,种子都会自然脱落。”

“桃子熟了,会自己掉下来,栗子熟了,会自己裂开。”

“同样,豆子熟了,豆荚也会自动爆开。”

“豆子掉在地上,会被虫子、老鼠吃掉,会发芽,会腐烂。”

“即便完好,收获豆子的时候,难道我们还能在土里一粒一粒的去捡吗?”

“那太浪费时间了!”

“所以,我们第一个就是要培育出熟了豆荚不会爆开的品种。”

“为什么稻子熟了,不会掉?”

“野外野生的稻子,熟了也会掉,我们种植的稻子不会掉,那是因为,经过了祖先几千年的种植培育啊!”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啊!”

“现在,到了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财富的时候了!”

“我们要培育出不会爆豆荚的豆种!”

“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百年、千年。”

“祖先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做到!”

说到这里,叶青很是激动。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屈原的这个疑问,很好回答。

是先民!

是祖先!

就是依靠着先民,百年千年,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发展出了现代那样伟大的文明。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汗水!

泪水!

鲜血!

生命!

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这些代价,不知道付出了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董氏王朝
三国董氏王朝
穿越成董卓的儿子,看董平如何逆天改命,扞卫董氏王朝。时隔三年,我又回来了。逍遥曾写过《董氏王朝》《满城尽是黄巾军》《蚁贼也疯狂》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群号:344851691!
正道逍遥
大虞卷王
大虞卷王
大臣:陛下,那小子又开始挑拨世家内卷了。皇主:混账,谦谦君子所为能叫挑拨?朕手头又紧了,让朕最贤惠的公主去上门一趟。世家:陈谦,求求你做个人吧。陈谦:都卷起来吧,不然本公子怎么躺赢?!
南天狼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夺皇位、平内乱、乱十地、破九天!九天十地,王朝林立!召唤群雄,逐鹿天下!雨化田: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丁修:得加钱!红孩儿:太上老君不是我爸爸!
凝渊01
被黑珍珠带回了大月国
被黑珍珠带回了大月国
本来要给北洋的舰船却带着宋毅骋与2.587亿两白银穿越到五百年前的大月国,混迹大月国末代十年,以迎娶坤仪公主,当上台湾总督为目标,看他十年间如何混迹于朝堂,与金作战,与起义军作战,如何招揽秦淮河名妓构建高端商业会所,如何赶上大航海的浪潮,如何集美,而最终是阻止金国入关为大月国续命,还是坐看风云顺应历史变迁。
百里夫真面
精彩纷呈宋王朝
精彩纷呈宋王朝
拨开迷雾看宋朝真实历史:斧声烛影是真的吗?王安石、司马光谁对谁错?岳飞为什么被杀?赵构为什么重用秦桧?韩侂胄是奸臣吗?贾似道真的一无是处?文天祥是怎样一位状元?等等等等
山谷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