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

而林延潮,侯忠书他们也无心在这里待下去。三人撒着脚丫子,飞奔朝社学跑去。

进了村子,还没到了社学门口,但见就是张灯结彩,聚集了不少村里百姓。

村民们见林延潮他们,远远的就有人喊道:“秀才公的几个得意弟子回来了。”

这话听得三人都是十分开心。乡民们立即让开了一条道出来。

张豪远等人一番与有荣焉的神情,大步走进大门之中。但见到了平日的讲堂前,那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面书着‘捷报贵府老爷林诚义,蒙提督福建学道胡,取中为万历元年闽县岁试第一名秀才,乡试联捷。’

“真的,是真的!”张豪远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侯忠书也是道:“太好了,我老师是院试的案首!”

林延潮被这喜庆的气氛感染,不觉得也是有几分热泪盈眶。

“先生在哪里?”张豪远不由问道。

堂中张总甲与林诚义的母亲,正与报录人和老夫子说话,一见儿子来,顿时哈哈大笑起身来与张豪远道:“你怎地这么迟了,还弄得一身黑泥。”

张豪远答道:“见人落水,我等都下水去救,已是救上。”张豪远轻轻将他们下河摸蚬的事揭过。

张总甲听了大喜道:“做得好。”

一旁老夫子也是向张总甲道:“林公这几个弟子,真是热诚啊。”

报录人问道:“是啊,说了这么久,不知林公何在,我们也好当面道喜。”

张总甲笑着道:“林公,现在不住这里,不过他已是传口信给我,赴了提学老爷的簪花宴后,他会回乡一趟,过个几日才来,你放心喜钱少不了你的。”报录人听见不到林诚义微微失望,但想有喜钱可拿还是释然了。

正说话间,一旁的张嵩明拿着一张大红的帖子飞奔道:“乡里的谢举人,来向先生拜喜了。”

张总甲,张享都都是站起身来,林诚义的母亲听说有举人来了,也是不顾老态龙钟的身子,撑了起来。一旁报录人更是不敢坐在桌上。

张总甲笑着道:“这正主还不在。”

“也好,正好亲近一下。”张享淡淡地笑着,但也是脸面有光。

不久一轿子到了社学门口,轿帘一掀,一名头戴乌纱,身穿圆领长衫的中年男子走出了轿子。

这中年男子十分富态,脸色红润发光,看过去就有股贵气。林延潮也知什么是穷秀才,富举人,到了举人这层次,已是彻底和贫困二字说拜拜了。本待林诚义中了秀才,不至于这谢举人亲自拜访,但对方是督学亲点的案首,这又怎么是一般秀才及得了。

乡人们都是退到一旁,纷纷拱手道:“谢老爷!”

面对乡人的殷勤,谢举人只是点点头,张享和张总甲一并迎了出去。张享和张总甲作礼,谢举人对张享回了一礼,而张总甲则是回了个半礼。

张享道:“谢老爷能光临社学,真是蓬荜生辉,可惜先生他不在,只有老夫人在堂!”

谢举人笑着道:“无妨,拜见一下老夫人,也是好的。”

说着谢举人上前给老夫人拜了拜,老夫人连忙避身连道不敢。

谢举人对张享道:“既是林先生不在,改日再来拜访。”

张享和谢总甲道:“哪里敢,他日林先生,亲自上门拜访才是。”

谢举人笑着道:“也好,林先生刚进学,手头必不宽松,既同在桑梓,且具贺仪二十两,聊表心意。”

说着下人就奉上一封银子。

二十两银子!乡人们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张享,谢总甲都是笑着替林诚义收下。众乡人看得那雪花银眼睛都是要瞪下来,这银子要是自己的该多好啊。

林诚义中秀才之事,在洪塘乡传得沸沸扬扬,社学塾师中了案首,足够村里那些妇人说个三天三夜了。

受了二十两银子的刺激,社学学生都是遭了殃。他们回到家里都被家里人耳提面令了一番,诸如好好读书等大道理,说得他们耳朵都长茧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
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
(历史+生存+战争+种田+暴兵+无限流+抽卡+系统)一觉醒来,张明瑞穿越至三国时代!本以为可以轻松叱咤风云,却发现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刘表、刘璋、刘备!孙坚、孙策、孙权!董卓、曹操、张角、袁绍!本不属于同个时代的诸侯,竟共存于此!当张明瑞费尽千辛万苦,一统三国时,才赫然发现。这是一个全面战争的时代!三国时代!春秋时代!秦汉时代!隋唐时代!上下五千年,古今和中外!无数英雄豪杰汇聚于此,只为一统天下!
蛮荒青牛
大明军侯
大明军侯
新书《汉当兴》发布!!!杀异族,戍边关!报家仇,卫大明!目标十分明确的张枫在未来的永乐大帝朱老四的手下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冼青竹
隋唐天字七书
隋唐天字七书
最适合当代人阅读的隋唐正史。书中每一句话,都有出处;每一个人,都确有其人;每一件事,都真实发生。一书在手,隋唐两朝,三百多年人事风云,尽在指掌之间。十年磨一剑,一生写此书。
流云舞天风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现代青年重生大唐,竟成了洞房花烛夜的王爷李贞!新娘居然还是武媚娘?本想过一世的逍遥生活,哪成想,却一举迎娶唐朝双美,从此开始开挂人生。虎躯一抖,尽亮王霸之气!美女如云,猛将如虎!李贞大吼:大唐,我来了!
唐风千年
惊天大案淮安府
惊天大案淮安府
清朝四大冤案淮安有其一,曲折离奇,震动朝野。
琅琊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