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苏联

第374章 无人应答

“一辆、两辆、三辆、四辆、五辆天哪!那封电报居然是真的这这帮俄国佬居然全部用的都是kv1,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在热成像仪等先进坦克观瞄辅助设备出现之前,从二战当中直到冷战初期的坦克均是采用肉眼加放大光学瞄镜的简单组合进行战场观测。结合相对原始简陋而几乎没有的火控辅助设备,一公里这个距离基本上就是二战时期坦克交战的一个边线交界点。

也就是说,因天气原因没可能获得空中侦察情报支援的沃尔特中校,直到此刻才真正用自己的双眼亲眼确定了之前那封求援电报里,所提及的至少五十辆苏军重型坦克的汇报是货真价实的,眼前这密密麻麻犹如虎荡羊群一般肆意驰骋在雪原上的kv1集群的确称得上这个数字。

“见鬼!他们数量太多了,沃尔特,真的有至少五十辆的俄国佬kv1!正面强攻不是办法,你打算怎么做!?”

与头戴式耳机中传出的焦躁询问话语一样而于内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老实说还是第一次撞上数量如此之多的kv1重型坦克集群,即便是从苏德边境线上一路平推至今的沃尔特也不禁心中一凛,意识到自己真的摊上大事了的沃尔特稍作犹豫之后立刻按下了喉结发声器按钮报以了坚定的话语。

“战术不变,海恩里希!带上你的装甲营去冲击俄国佬装甲集群的侧翼,我带着剩下部队保持正面攻势相互照应!不论如何一定要把他们阻止在这里,古德里安大将的后续增援部队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一定要坚持住!”

沃尔特中校所指挥的这支隶属于国防军建制的装甲团有着较大的编制数量,在接收了周边一些其他部队临时抽调过来用以增强进攻能量的散编小建制部队以后。

沃尔特中校所指挥的这支装甲团编制已经被扩充到了两营八连的齐装满编部队建制,下辖的各种类型前线战斗坦克共计有1辆,而其中有超过70辆都是作为德军装甲兵一线主力而存在的三号与四号坦克。

70辆左右的主力坦克里有14辆是从后方最新交付到位的三号1型中型坦克,算是当下德军坦克里威力最为强劲的头号反装甲主力。至于主力坦克之外的那剩余十辆左右坦克则都是诸如一二号之类的小不点,在欧洲战场时已经被边缘化的这些过时小坦克现在只能干些战场侦查的活儿,在对抗实力强大的苏军重型坦克部队时根本指望不上。

接收到了沃尔特中校所下达命令后已经隐隐有分道扬镳态势的德军装甲集群当即一分为二,由海恩里希少校所率领的装甲营当即与沃尔特中校所率的大部队分裂成两股洪流,以事先预定好的钳形包夹攻势兵分两路向着正在进行阵地攻坚战的苏军坦克直冲而去。

浩浩荡荡八十多辆坦克在雪原上纵横驰骋的架势不可谓之不小,原本正指挥着下属部队准备碾过德军防御阵地的马拉申科很快便注意到了这一异常。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设殷商美洲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设殷商美洲
统一整个美洲,建立高科技千年帝国!这,就是雷翰晨赋予攸侯喜一家的使命!只有这样,雷翰晨才可以真正成为神,而非神明的扮演者!来吧,商朝人!爆出一棵我们没见过的科技树吧!
马江
开局穿越寡妇村
开局穿越寡妇村
穿越到古代大夏王国的萧塬,原本只想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却意外来到了因为战争的原因,变成了一个寡妇村的村庄。于是这位来自地球的穿越者,开始煽动他的翅膀!权力、财富、美人、名声,不管在哪个时代,这些都是上位者才能享受到的特权!利用现代人的思维,萧塬不断的震惊着这个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也不断的改变着他,将他从一个小人物,变成了大夏帝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白色大海
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
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
超级战兵意外传送到三国时期,附身到曹家千里驹的身上。这个三国貌似很乱!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从带着赵云先杀刘备开始这一世。从曹休成名就被冠以毒士之名。黄巾起义,曹休选择让张角三兄弟体面的离开。讨伐董卓,居然有两个红脸绿鹦鹉?潘凤温酒斩华雄,气死关羽和袁绍。打吕布还需要三英?张飞赵云随便一人就够用,两人一起打得吕布抱头鼠窜。北疆异族?曹休,吕布,赵云,张飞,草原封神。官渡之战?袁绍他也配?草船借箭?给你
珠峰之上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前言必看:本书的作者是新人小白,文笔渣!写得不好!轻喷。还有本文有系统,不喜欢系统流的不要看噢。如果刘禅是岳飞的君主,他会听秦桧的话吗?嗯,没错,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刘禅在公元271年死了之后,魂魄一直神游在外,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他听到有人说:“如果岳飞的君主是刘禅就好了,那肯定得嘎嘎乱杀啊。”刘禅想着:没错,我负责嘎嘎,他负责乱杀。突然间感到一阵眩晕,刘禅被一股吸力吸到一个白茫茫的地
一只花花
公子文成武德
公子文成武德
一统大势浩浩汤汤。这时千古一帝正值青壮,毁誉参半的李斯正在走向秦相之路。大秦锐士正处于巅峰,大秦文武璀璨夺目。帝国之辉煌如万丈高楼,可这高楼却立于累卵之上。身为帝子,嬴宁深感责任重大。那一日,他提剑而行。于是,大秦楼船士纵横海域,大秦铁骑战无不胜。父子二人联手,于这苍茫大世,上演独属于大秦的风华绝代!
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