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苏联

第124章 绞杀叶利尼亚(六)

当整整12的苏军kv1重型坦克在德军第二道阵地之上尽数抛锚被击毁之后,胜利的天秤剧烈颤抖起来的战局却并不意味着战事的终结,一场燃尽骨骼与血肉的生死大绞杀从现在这一刻起才刚刚开始。

“伊万们上来了!机枪小组,集中火力射击,快!”

“红军的战士们!为了祖国!进攻!”

在拉近到足以看清彼此间五官和面目神情的交火距离下展开了惨烈的战壕推进争夺战,人声鼎沸的嘶嚎和各式武器夺人性命的咆哮共同谱写出一曲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最恢宏的篇章。

在如此近的战壕内交战距离条件下,装备于绝大多数苏军士兵手中的莫辛纳甘栓动式步枪,在加装了近战用刺刀之后其长度已是超过了17米有余。

尽管这样一支堪比长枪冷兵器的步枪在天生人高马大的苏军士兵手中根本算不得什么,甚至将其用火柴棍来形容都不足为过。

但宽度仅仅只够容纳两人勉强并排而行的德军步兵战壕,无疑根本不足以让加装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完全施展开拳脚。

手持刺刀莫辛纳甘的苏军士兵若是在战壕内遭遇德军展开近距离肉搏,习惯性的横向左右摆枪换位姿势不但使得苏军士兵极不适应不说更是难以占得先机。

反观此时德军一方手中,已是大批量定型投产并正式列装之后的p8与p40两种冲锋枪,毫无疑问正是眼下这种近距离战壕争夺战的神兵利器。

收缩枪托之后仅仅半米的短小枪身几乎不会受到战壕的宽度影响而发挥自如,可连续射击的强大特性更是无脑压制苏军手中打一枪上一弹的莫辛纳甘步枪令德军大占便宜。

1941年夏季的苏联红军手中所装备的沙冲锋枪前身——德冲锋枪,其稀少到足以让人感动落泪的总产量对于眼下海量的苏联红军来说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要想凭这些在一线苏军部队手中堪比大熊猫般稀缺的武器,来和德军手中已是地摊货般存在的p系列冲锋枪平分秋色,这样的想法简直是如天顶星一般可望而不可即。

手持着相对原始简陋轻武器的红军战士们于战壕之中奋勇前进,和德军一方由党卫军帝国师即国防军大德意志步兵团所组成的联合部队寸土必争。

严重缺乏基层部队用前锋自动火力的苏军士兵尽管有着源源不断的支援兵力优势,单从人数上来讲几乎要比战壕中处于守势的德军士兵多出数倍不止,但其在战壕内每前进一步所要付出的代价在德军自动火力面前都是极为惨痛和巨大的。

手持着上了刺刀莫辛纳甘步枪的苏军士兵往往还没冲到足够举枪前刺的有效攻击距离,顶在德军防御小队最前面的冲锋枪手便以轮番短点射将之击毙压制。

这些德军一线部队当中的冲锋枪手绝大多数都是由参与过早先对欧闪电战的德军老兵所组成,其娴熟的战术技巧和从尸山血海中幸存下来的战斗经验完全足以压制这些初出茅庐的苏军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隋唐:从养马开始
隋唐:从养马开始
4月14日补充简介:属下:开哥儿,咱们真的要争天下吗?陈开:那是自然!属下:咱们虽有清水陈园、马场和邬堡,可眼下李渊父子势头很猛啊!陈开:莫慌!甄翟儿和高德儒战败的西河郡,咱们不是吸纳了二人的残部,建了第二座陈园。属下:可李渊父子都要打到长安啦!陈开:别怕!接着还会有薛举、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人的旧部,咱们还可以建更多陈园,就让李氏父子在前面打,咱们在后方坐收渔网之利,窃个天下,不过分吧
诸司马甲
血战之大明风云
血战之大明风云
明末刀光剑影,江山山雨欲来风满楼,天下谁是英雄。锦衣侠侣,为国为民。
水龙散人
三国之水浒点将
三国之水浒点将
在三国世界召唤水浒群雄,与曹、刘、孙决一死战!什么世族豪强,什么边郡武人;什么关东关西,什么今文古文……乃公一概不懂,乃公只想——干翻这个操蛋的世界!屠尽天下百万兵,看破千年仁义名;九州纵横十万里,三世叛逆任我行。
玄嚣郎
军旅情路
军旅情路
文章主要写作者军旅生涯不同的感情经历,曾经作为一名军人,有彷徨、有无助、有落泪,经历了同学情、战友情、兄弟情的磨炼,还有着抛弃与被抛弃的磨难,文章情节细致,如同回忆录。此文章出现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纵夜熏陶
罚魏
罚魏
周坦,一介田兵,开渠凿河,种田蓄锐。于司马侵蚀曹魏的风雨之际,蜀、吴迭代青黄不接之时,他,兵起淮南,以涓涓细流之身,闯入时代的骇浪之中。----复古慢热种田文,期待支持。
闽南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