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山刀

第二十七章 急于求成的崇祯

紫禁城,弘德殿。

兵部尚书王在晋上奏南赣兵祸之事,崇祯大发雷霆。

“想当初,我大明朝如日当空,光照寰宇,万国来朝。

为何朕登基以来,贼寇四起,天灾人祸此起彼伏,朝廷税赋难支,各府州民怨沸腾。

如今魏阉早已伏法,朝政为何还是这么举步维艰?

祸根何在?

朕当如何?”

崇祯说完之后,看着满朝文武,结果所有人低下头,沉默不语。

“朕有满朝文武,可有一人可用啊?”

崇祯有些落寞的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皇上,是兵祸啊,兵祸拖垮了国家,逼死了百姓,搞乱了江山啊。”户部右侍郎李待问越众而出开始发言上奏。

“皇上,臣掌管兵部,兵部之患只局限于关外建奴之乱,并非心腹大患,比兵患更可虑的是中原各省的贼匪之乱,兵部每年兵患大部用于剿匪,而乱民越剿越多,此祸远胜于兵祸。”

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王在晋上进一步奏言。

“王尚书,此言差矣。

万历朝边饷只需五十万两足矣,然本朝开元至今,边饷竟增至四百七十七万两,是万历年间的九倍以上啊。

边饷所耗甚巨,而朝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三百多万两。

此饷从何而来,从国库而来,从百姓而来。

百姓月银若有二两三钱,便不会从贼。

是兵祸,是边饷,是辽饷之祸啊。”户部右侍郎李待问据理力争毫不退缩。

“禀皇上,臣以为本朝虽然开元未久,但皇上治国有方,以初显盛世景象,天下子民无不磕首称颂。”

就在李侍郎和王尚书针锋相对的时候,一个和稀泥的郎中跳出来拍马屁。

“禀皇上,臣以为国家之所以贼匪横行,乃是因为中原府州,灾害不断所造成...”在上一个郎中跳出来之后,又有一个郎中跳了出来开始找推脱之词。

“爱卿,朕记得永乐年间也有灾祸横行的时候吧?为何那时候可以恩威天下,惠泽四海?”

朝堂上本来还在争论的李侍郎和王尚书,在两个和稀泥的郎中几番言语之下就跳出了前一个话题。

这是因为如果断了边饷、辽饷将会断了朝廷各级官员的层层克扣,还会断了地方官员的层层盘剥。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朝臣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李侍郎说的是对了,也不会有人赞同。

这是因为朝臣在魏党结束把持之后,接着又被东林一党所把持。

而东林党人又多腐败。

这两个郎中就是他们收买好的搅屎棍,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必须站出来缓和气氛。

“众爱卿,不要照顾朕的颜面,如果是朕的失责,朕必定自究,如果是朝政有误,你们大可以直言不讳,朕想知道如何才能中兴大明。”

被这两个郎中一搅和,朝臣又不说话了,没办法崇祯不得不再次发言。

“圣上英明!”

“圣上英明!”

那两个郎中再一次开始拍马屁,朝臣就知道这个早朝该结束了,不然就进行不下去了。

崇祯也知道这是个信号,他听到这些称颂也有些心灰意懒,挥了挥手结束了今日的早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
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
面对一众手下,李恪如是说:“我爹是皇上,有的是钱!”于是……。太监:“陛下,不好了,三皇子买了五千斤肥肉,堆在宫里都快臭了!”李承乾:“父皇,不好了,三弟买了十万倾无用的荒地!”
危险小世界
军旗永辉
军旗永辉
红色旗帜的飘扬,是虔诚的信仰,是无上的荣誉,刚开始,王炎其实只想当两年兵。演习,选拔,特训,经历满身汗渍重拾崇尚荣誉,浴血伤痕只为军旗永辉。
生活的信仰
盖世唐皇
盖世唐皇
东玄大陆,神州板荡,天地浩劫。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大业末年,一位绝世英雄崛起关西,以一杆长枪荡平八荒六合,屹立于绝世之巅!
凌云松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重生大唐,成为了西府赵王的遗腹子。时值渭河之盟,李二正在等待签订协议,可迟迟不见东突厥汗王的到来。这时。传来消息,东突厥汗王,被人给锤爆了......百万控弦,不过待宰羔羊;高丽小儿,不过案上鱼肉;东瀛小国,挖矿工而已,世界的版图,当飘大唐龙旗,尊大唐上国!我无敌,你们随意!
拈花佛祖
攻约梁山
攻约梁山
新书上传。《激怒神荒》......欢迎指教,希望大家看得开心,让小日子多点乐.......
山水话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