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而来的曙光
- 三个发现了虫洞的宅男偶然得到了一个虫洞,他们并没有进行他们的小规模多次双向穿越,反而组织起了浩浩荡荡的一群乌合之众,急匆匆地登上了一条近乎报废的万吨轮。不过新世界并不是那么友好的,什么会在这里等待着他们呢?
- 花裤衩狙击手

孙武令旗一挥,弓箭手退后,吴军战车和长戟兵潮水般一齐杀出,象巨轮碾过田野,势不可挡。
越王大惊失色。
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排兵布阵,也从来没有见过三分之一的兵力全是弓箭手,手足无措,眼见那么多士兵惨死,已经没有了继续作战的勇气。
“撤!”
越军溃败,越王在百名死士护卫下逃入檇李城。
吴国不给越国喘息之机,一刻不停地立刻攻城。檇李城是一座新城,这几年因为吴越曾有交锋,越国才修筑起了低矮的城墙,根本挡不住吴兵精兵的冲锋。
越王见大势已去,收拾残兵落荒而去。吴军身后一阵追杀,直追出五十里才作罢。
然后,吴军在越国境内大肆抢掠一番,尽兴而回。
檇李之战很快结束,吴国以损失不多的兵力轻松地击败了越国,也揭开了吴越之间长达三十七年生死之搏的大幕。
以往的弓箭手多半用于守城,射击时采用的是漫射,准确性差。孙武加大弓箭手的数量,采用不间断密集射击,对步兵的打击一下子增强了,在军事作战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
在楚国军中,蒙言是一个小人物,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翻遍历史的边边角角也不会发现有这么个人。
这因于周朝的军制。
春秋时期的军士分为两类,一类是驻扎的常备军,一类是每逢战事,向各个郡县下任务征召的预备军。
周朝规定,六尺为一步,百步为一亩,百亩为一夫,三夫为一屋,三屋为一井,四井为一邑,四邑为一丘,四丘为一甸,四甸为一县,四县为一都。
都城负责征召贡赋,规定每一甸应出战车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盾具备,整个过程名为“作丘甲”。
军士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四两为一卒,一卒拥有一辆战车。
所有的国家都是一辆战车配备三名甲士,其它国家一辆战车配备七十五人,唯有楚车一辆战车配备百人。
军队的粮草物资供给平时由“司马”负责,战时士卒通常须随身携带数天的口粮,称为“裹粮”,并有随行车辆以备补充,到达某城邑或诸侯国时,则由该城邑或东道国供给。
按照春秋中期以前的规矩,打仗是一件非常神圣与荣耀的事,普通人是不允许参与战斗的,上战场的人必须是国人,多数是士,最起码是农。士是公士或世家,以习武打仗为主要职事,作战时充任甲士,农即农夫庶人,为步战徒卒。
除老弱残疾者外,国人中所有成年男子都须接受军事训练,三季务农,一季讲武,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大演习,即大搜之礼。
除了公士和农人外还有一类群体,那就是连国人都算不上的野人,也就是奴隶。
起初,野人们没有充当甲士和徒卒的资格,只能做一些杂役工作,但到了后期战事越来越频繁,士族补充不上,才允许野人们从军或充当甲士。
同时,“国人”从军的制度逐渐向郡县征兵制演变;车兵的地位逐渐下降,步兵的地位逐渐上升。
楚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不胜利毋宁死”的尚武精神成为楚国的重要传统,就算楚国的将领一旦战败,后果会极其残酷,常常是引咎自杀或者被逼自杀谢罪。
蒙言,就是这样一名地位极其卑下的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