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爸刚刚自从接过刘欣园手机的时候就很疑惑,在刘欣园突然说“新人介绍”的时候还懵了一下,不知道是在跟谁说的。直到手里的手机梅丽莎突然开始说话,刘爸才关注过去,一个卡通形象出现在屏幕上,然后说出了这些话。
刘爸这时候已经很震惊了,他直接朝李心水问道:“这些指令真的都是智能生成的?不是提前根据关键词预设好的?”
李心水笑了一下道:“当然不是,这是我自己独立开发的程序,要是像您说的那样提前预设,工作量我自己可做不完,那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关键词语境数据库支持。”
刘欣园这时候在次道:“爸,你可以下达指令测试一下!”
刘爸尝想了想,试着说道:“。。。计算今天刘欣园吃的食物热量。”
“刘欣园小姐姐,是否允许执行访客指令?”梅丽莎询问道。
刘欣园刚知道居然还有这样的权限判定,不过现在是刘爸在测试,所以立马道:“允许。”
“正在计算。。。检测到今天刘欣园已食用红烧鱼大概300克,372大卡,锅包肉200克。。。。橙汁300ml。。。总计,已食用食物热量,1582大卡。。。此数据仅供参考。”
刘欣园:“。。。我今天上午刚过来时吃的居然也算进去了。。。”
刘爸:“。。。园园你真的吃了这些东西?所以说,结果还挺准的?”
李心水:“。。。”
刘爸想了想,又问道:“你是如何检测的?”关于这个问题刘爸其实有些猜测但是他不确定。
梅丽莎直接回答道:“通过刘欣园手机摄像头,各类传感器,检测到部分信息,在通过梅丽莎3号4号的环境数据,综合计算出,另:因为没有专业检测设备,本检测稍有漏失,仅供参考。”
“3号4号?还能兼容专业的检测设备?”刘爸追问道。
这次就不等梅丽莎回答,刘欣园先开口解释了一下刘泽的是3号,林星宇也安装了是4号。
李心水先接着又解释了一下关于梅丽莎共享、总和、搜集,其他梅丽莎数据的能力,顺便也介绍了一下对于未来,梅丽莎对多种设备的兼容性,可以综合多种数据的能力。
刘爸听后,也算是大概了解了梅丽莎的智能性还有成长性兼容性等,他看着手里手机上的梅丽莎也不说话,看样子是在思考着。
李心水和刘欣园也不打扰他。
过了一会时间,刘爸抬头,把手机还给刘欣园,然后向李心水问道:“你知道现在的手机端智能助手有多少家公司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发布宣传吗?你知道他们都是有大公司科技背景的人才会向智能助手这方面研究发展,你有信心让你个人研发的程序与他们同台竞技?”
李心水大概知道一些市面上手机助手的发展程度,但是梅丽莎和他们都是不同的,手机助手只是一个幌子,一个伪装,一个梅丽莎附带的能力,不过就算是这样的附带的能力,也不会比那些大公司研发的手机智能助手差。
但如果单论智能方面,李心水相信拥有海狸底层编码复制出来的梅丽莎一定是最好的。
“当然。”李心水自信的答道。
刘爸好像还挺满意的点点头,然后道:“这个手机智能助手梅丽莎。。。先说一下啊,我对于这种智能方面的程序研究不多,但是因为我的工作,有过对未来智能科技发展的讨论规划,其中就有人讨论过一点。”
“智能,是通过收集所有信息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程度就是智能吗,还是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升级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才是智能。”
“梅丽莎的智能,是哪种?”
刘爸说的这两点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区别很大。
就比如现在可视化窗口电脑系统的制作公司,巨硬公司,他们就有过要打造一个智能助手的计划,巨硬小火是这个计划助手的名字,一个拥有巨硬公司庞大数据库支撑的,可以自动学习的一段程序。
最初几年他们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它,巨硬公司给自己的系统上都加入了这个小火,另外其他一些平台上也都有这个小火的对话端口。
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小火扩大交流数据库,能够判断出问题所对应的答案是什么,能判断出使用者说的话该用什么话来回应。
总之巨硬公司的小火,就是通过这样大量的与人对话,收集对话数据,来形成一个任何对话都能回答的上来的人工智能。
这就是刘爸刚刚说的第一种人工智能,不过载对未来智能科技探讨的人眼中看来,还不如称为人工智障。
因为那么多年了,巨硬小火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对很多正常人类交流用语还是会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比如问今天的天气,你的问话中必须有天气、外出、或者相似的关键词,因为如果你早上出门前问的是:“我要不要打雨伞?”小火可能会回应你,“谁是雨伞,为什么要打他?”。
当然这只是例子,随着小火的信息收集越来越多。
比如上述这个人问完问题后,得到的答案不对,他很有耐心的再次更加详细的问出:“今天的天气会不会下雨。”
这样一来小火就会根据这一个问题来优化上一个问题,得出结论“打雨伞,跟天气有关。”于是第二天再次问“我要不要打雨伞”时,他就会直接回答今天的天气情况,而不会出现“为什么要打他?”这样的智障话语
总之,这样的人工智能是需要大量学习,最后达到与人交流能够正确回应的对话。
而刘爸说的另一种,其实就是海狸的成长模式,先有了一个基础的智能,然后让程序自己去学习,让她自己去判断对与错,判断关系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区别,让她自己成长。
这样的智能在那些对未来智能科技探讨的人眼中,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不过两种智能都各有优劣之处,典型的就是第一种人工智障,说到底还是人能真正控制,修改,编写的一段,看起来智能的程序,不过这也代表了安全。
而海狸这样的人工智能,现阶段也许人工智能专家在解析时还能看得明白她的编码结构,等未来在经过智能的自我优化后,就没人能看得懂,没人能理解那些编码是什么意思,也就没人能进行修改,控制。
而这样的不可控也代表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