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乾坤

第七十三章 兄弟

母后走之前,拉着他和父皇的手说,她不会离开他们,她会化身成那棵梅树一直陪着他们,守护着他们。

皇上看着秦墨羽面前的梅树,有些恍惚,过了半天后才幽幽道:“阿羽说的对,你母后一直都陪着我们,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你母后担心。”

“朕无事,阿羽也不要担心!”皇上何尝看不出秦墨羽面上的忧色,抬手拍了拍他扶在自己手臂上的手,安慰他道。

“好!阿羽不担心!”秦墨羽展颜一笑,轻松的道。

皇上也笑了笑:“都长大了,当年的小梅树长大了,我们的阿羽也长大了,父皇很开心,你母后也一定很开心!”

皇上的语调似乎也是很轻松,只是他眼底那一抹似有似无的惆怅还是将他的情绪泄露了。

父子两在梅园安静的走了半晌,两人俱是很有默契的只聊闲话家常。

这里从来都只有家,没有那些政事,更没有那些阴谋和争斗。

等出了梅园,回了御书房,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又坐了片刻,皇上才缓缓开口问秦墨羽:“阿羽这个时候进宫来可是为了青州和杨县的事?”

“正是!”秦墨羽坐直了身子,正色道。

“你尽管放手去查就好!这些事父皇既然交给了你,就不会干涉,只是,他们再怎么大逆不道,毕竟也是你的亲兄弟,父皇不希望你的手上沾染他们的鲜血!”皇上静默了许久,才满是疲惫的缓缓道。

皇上的眼眸里有些浑浊,里面的疲惫和无奈还有那些自责,愧疚和沉寂,早已将秦墨羽从小最喜欢的那种明亮又温暖的光芒遮掩掉。

“......”秦墨羽沉默了。

他不知该如何回答父皇的话,父皇看上去似乎已经老了,他不忍心让他的心再受更多的煎熬,他想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儿臣知道了!”

他没有用“阿羽”自称,他用了“儿臣”,皇上有些复杂的点了点头,闭上眼睛斜靠在软榻上。

秦墨羽看了自己的父皇良久,终于垂下眼眸,上前给皇上盖了一条薄毯。

“父皇先休息一下!阿羽先告退了!”他躬身施了一礼,缓缓转身离去。

斜靠在软榻上的皇上眼皮几不可觉的跳了一下,没有说话,仿佛睡着了一般。

秦墨羽出了御书房,守在门口的田公公忙躬身上前:“殿下出来了,老奴安排人送殿下出去。”

“不用,我想自己走会儿,父皇可能有些累了,田公公还是先进去伺候父皇吧!”秦墨羽伸手拦住正准备喊人的田公公,朝里看了一眼道:“还有,父皇的日常饮食睡眠还望公公多费些心!”

“殿下放心,老奴定当竭心尽力!”

“那就有劳公公了!本王就先走了!”秦墨羽说完便抬脚往外去了。

“殿下慢走!”身后是田公公的恭送声。

他一人沿着宫中的青石板路慢慢走着,心中五味陈杂。

当年母后薨逝,父皇悲痛欲绝,小小的他不知所措,母后不在了,平日里最疼他的父皇也完全忘了他。

皇祖母本就不喜他和母后,后宫里的那些其他的妃嫔和皇子们就更不喜欢他们母子了。

那个时候,若不是后来外祖母进宫接了他去燕府,只怕小小的他也要跟着母后一起去了吧!

后来,父皇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慢慢的从母后薨逝的阴影里走出来。

可是那时候朝堂上已经是有些乌七八糟了,后宫也完全在太后的掌控之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王爷家的美娇娘又软又撩
王爷家的美娇娘又软又撩
扶桑公子身边有一侍女,天资貌美,一颗七窍玲珑心令人称赞。木瑾家的公子……最是会欺负她!扶桑公子前脚前往皇城,木瑾后脚就被人逮去了。扶桑公子扶额:时刻都不能省心。木瑾乖乖认错,转眼间就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协助办案。从此,小侍女端茶倒水的无聊生活,有了拨开重重迷雾的快乐。……
烛止
锦绣农门
锦绣农门
家破之后阿绣成了农家养媳。昔日娇养的小姐手握菜刀,拈起针线,内伺候公婆,外送夫入学堂,端的一副贤妻之态。多年之后,宋添几经沉浮,入阁拜相,当年种种成为佳话。有人好奇,听闻孩时的宋相性情古怪,模样丑陋不堪,何以伉俪情深?难不成是被其才华所动,知道将来会做那一品夫人!从人了然。阿绣看了看手里的借条,暗道,“不,我是来讨债的。”*宋添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有人问他,“何以独占鳌头?”答,“我家娘子有光环。
箫九六
这个学员超能苟
这个学员超能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风险越大。苟住,做一个无能之人。
暴走的布偶
替嫁婚宠:霸道老公深度爱
替嫁婚宠:霸道老公深度爱
送个酒而已,她倒霉地赔掉自己,还不知对方是谁。然而霉运继续,姐姐逼她嫁给自己不要的男人,只因他是>>太好了!她可以不用担心臭男人性骚扰。至此,她夜夜羞耻的梦不断,醒来浑身惨不忍睹。特么!到底怎么回事?某夜再次陷入羞耻的梦,她猛地睁开眼睛,却见某老婆,晚上好。”她暴走:“霍翌铭,你到底喜欢男人还是女人?”“乖,老公重新告诉你。”
紫琼
平平无奇小神农
平平无奇小神农
2020年五月,叱咤风云、治好了无数疑难杂症、让各国风云人物竭力讨好的神医‘王老’仙逝。据说,王老有着一名弟子,习得了他的全部本事,就在王老仙逝后,他的弟子也随之消失。花园村,一名平平无奇的少年,脸上洋溢着干净笑容,走进了村庄。“师傅,遵从您的遗愿,我回家了……”
上官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