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三十三章 我悟了

赵煦自出洛阳城,一日行百里有余,历时七日抵达京兆府长安城。

到长安城的傍晚,自泾原路方向的一沓紧急军情就被送了过来,其中包括德顺军种建中部大破西夏大将嵬名阿吴、种师中率精锐五万挫败仁多保忠部和折可适夜袭西夏大营险些杀死梁太后等。

赵煦看完自是十分高兴,不过考虑到仁多保忠部八万部族战士尚在两国边界,而种师中留下封锁谷口的种朴部加上番兵和弓箭手也不过一万多人。

仁多保忠成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他立刻让吕惠卿起草诏令,让熙河经略安抚使范纯粹立刻出兵两万协助种朴封锁西夏大军退路。

诏令文书用千里加急火速送到熙河路。

赵煦看着地图看着双方兵力分布,没再做多余指令,如今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再增派两万援军了。

其他的就要靠章楶和种师中在前线的临敌指挥。

当然,河东路和秦凤路其实也都还有兵可调,但河东路在这种关头是要重兵防守契丹人武力干预的,太原府一个兵都不能动。而秦凤路是泾原路后面的依仗,其驻军包括京兆府这边都是最后的预备队。

万一宋军失败,靠着这些预备军还有机会收拾残局,倘若全部压下去,宋军大败之后丢的可就不是泾州和汾州了,长安城都有风险。到了那种地步,以后别说再出兵伐夏,就是随便调动些兵力,朝中百官也会成惊弓之鸟,唯恐他这个年轻天子再重蹈覆辙。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诱敌深入宋军只许胜不许败,最坏的结果是种师中和章楶在如今大为有利的形势下被梁太后逆转,大败而归。那时候他便立刻御驾亲征,带着秦凤路和京兆府的驻军把党项人打回去。

种师中、章楶都可以败一次,但宋军不能败。

苏轼见赵煦看着地图出神,让周启拿个大氅给官家披上,三月天夜里还是挺冷的。

“官家其实不必担忧,此战我大宋名将尽出,西军精锐也多数参与,还有官家在京兆府坐镇,如何会败?”苏轼坐在书案前研墨。

这些天他听从赵煦的建议一直在研读宋刑统和历代的法律典籍,结合他以往经历,所谓立王化,定风俗他有了更深的理解,王化和风俗跟不跟朝廷战事有关呢?

以前他觉得没有,便是自家拥有的州郡都还治理不明白,谈何开疆扩土?

但从赵煦大病以来,随之经历了这么多事,他的观念随之也改变了,收归祖宗旧地,重现汉唐声威,对王化和风俗太有关联了。

试想大宋民风相比大唐为何日渐闭塞?还不是在面对契丹人和党项人无法像唐时一样,不说趾高气扬,起码是抬头挺胸。

一个对内都无法让百姓、子民硬起腰杆,为之自豪的朝廷立起的王化如何能够服众?风俗是一样的道理。

辽国那些汉人为何会有自称北朝的底气,仅仅是因为辽国据有燕地十六州吗?还不是因为他们把大宋打服了,大宋每年纳的岁币就是他们底气。

昔日在独羊岗崔九郎那番话纵然让人气愤,可那也正是大宋之富庶冠绝古今,却常常被人所轻视的原因。

不说党项人和契丹人,便是昔日的南蛮只会捣鼓石头的山越人在交州都敢叫嚣独立,瞧不起他们汉人,这正是武德不够充沛的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治国平天下从软饭开始
治国平天下从软饭开始
就是很日常很日常很日常的那种普通沙雕,在同一地点两次差点死了,突然就雄起来了。明明想搞事业,但个个都逼他吃软饭,就是因为长得俊俏吗?原本胸无大志却偏偏生于门阀士族的家庭,他不得不斗。为了保一家平安,却卷入无尽纷争。外族虎视,朝政日衰,群魔乱...
魔道圣皇
护国公
护国公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夜,北京,一双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眼睛睁开了……
木允锋
庶子风流
庶子风流
本是个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脑,一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间,成为士绅家族的一个私生子。聘为妻、奔为妾,老爹居然是和娘私奔才生下的自己,生母身份卑微,作为庶子,叶春秋誓要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在家族不被重视?那就科举来打你脸!生母出身低下,不妨就为她去讨诰命!朝堂上明枪暗箭,无妨,无妨,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伴君当真如伴虎?不然,不然,而今天子是正德。传奇人生刚开始,美女太多挑花眼,娶娇妻,立高门,叶春秋从
上山打老虎额
至尊兵魂
至尊兵魂
楚天鸣,天龙突击队的灵魂人物,却因为一次任务失败,看着兄弟惨遭横死,从而悄然回归都市。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命运这只巨大的推手,最终还是将他推向风口浪尖。
L封锁我一生
超神雇佣兵王
超神雇佣兵王
【火爆免费】十二年前,少年遭遇绑架,意外跌落悬崖失忆……十二年间,一个叫‘杰克’的团长带着他的佣兵团横扫佣兵界!十二年后,传奇雇佣兵王强势回归,只为寻亲!他,就是沈炼!
勿问